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股票跌一跌是好事

  前段时间,计划写几篇读书笔记,关于美国早期企业家的传记。

  不论是卡耐基,福特,还是洛克菲勒,这些通过实业创造财富的企业家,对金融行业有一种朴素的看法。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归纳起来,可以是——金融从来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洛克菲勒与摩根财团之间存在长期的,势均力敌的竞争。

  从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中,可以知道,在做金融的摩根家族面前,洛克菲勒家族是有压力的。

  洛克菲勒的儿子第一次面对摩根掌门人时,表现的镇定自若,能够从容的进行商业谈判,仅此一点,老洛克菲勒就对儿子大加赞誉。

  对待企业,洛克菲勒始终认为,除非是为了扩大生产,或者有计划的扩张版图,否则不向银行借贷。

  洛克菲勒是石油商人,石油业在早期是充满风险的行业,对待风险,洛克菲勒很明确:风险迟早都要来到,难以避免,我们要做的就是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这种保守的企业观念,这种保守而赚大钱的新兴石油企业,就像一块肥肉挂在银行门口,银行经理上下班都能看到,闻到,就是吃不到。

  洛克菲勒自传里面,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叙述——关于他早期的一桩借贷。

  那个时候,洛克菲勒刚刚创业,亟需一笔资金,来启动他的公司(不是石油公司),他拜访了许多银行经理人,都不愿意贷给他钱。

  某一天,他正在街上走着,忧心忡忡思虑这笔资金的来源,一辆马车停在了他的旁边。

  一位当地颇有名望的银行经理,从马车上探出头,问道:洛克菲勒先生,你需要一笔资金吗,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借贷给你。

  在那一刻,洛克菲勒好像被馅饼砸中,内心激动到疯狂。

  但出色的人就是这样出色,洛克菲勒强自保持镇定,还假装思索了几秒钟,说道:请容我考虑考虑,明天给您答复。

  这种面对机会的镇定,作为一种商人的技巧,洛克菲勒非常明确的写在了自己的自传里。

  与银行的人打交道,一定要充满自信且镇定,那怕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时刻。

  在洛克菲勒经商的一生中,他一直保持着与金融界良好的接触,虽然与摩根家族在一些生意上存在分歧和竞争,但这些分歧和竞争都是在明面上的,甚至整个纽约人人皆知。

  正是这种良好的关系,让洛克菲勒及其后继者,在金融界的各类委员会中任职,在关键时刻,获得金融资金的支持。

  但不论怎么说,洛克菲勒这种传统的企业家,白手起家的大富豪,总是对金融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和洛克菲勒一样,福特也是白手起家,通过艰苦创业积累起举世罕见的财富,他们这样实业家,好像不大信任那种靠钱赚钱,左手倒右手就能发达的金融人士。

  福特公司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快速发展,没有依靠借贷。福特对金融的本质看的更加透彻一点。

  关于公司贷款,福特说过:

  一个管理不善的公司,如果给他一笔贷款,他会更加的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的公司,问题不在于缺乏资金,而在于公司自身的管理和运营,如果不找出自身管理和运营上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而是通过借贷来掩盖或者延缓这种管理不善,毫无疑问,公司将加速走向破产。

  世界上本来是没有金融的,甚至连货币都没有。一把斧头换一只公鸡,交易就可以达成,得到斧头的人和得到公鸡的人,全都得到了满足。

  窥探一个人的思想,一定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

  福特经历的了美国二十世纪初的金融危机,经历了战场,福特汽车厂一度只能生产战争武器。

  这些经历让福特更加相信实业,相信创造财富的企业。在某些方面,他与特朗普的政策有相似之处。

  福特还是一个发明家,世界上第一台汽油发动机就出自他手。

  他是一个绝对的理工男,但更是一个逻辑严密,细致到极点的管理大师。

  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是在福特厂里诞生的。

  为了加快劳动效率,福特能够把身高不同的工人,分成不同的组,然后建造不同高度的流水线。

  即使是残疾人,一条胳膊,没有腿,或者一只眼睛,都能在福特汽车厂找到合适的,并且劳动生产率完全不低于健全人的岗位。

  不要忘了,那是1900年左右,中国还是满清。

  福特汽车厂的节约、高效,战略思维,完全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几十年间,创造出巨大财富。

  最终让汽车从工程产品,变成普罗大众完全能够承受的消费品,这是福特的理想,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福特曾经计划参加总统竞选,而且胜率不小。只是因为前总统去世,副总统直接上台,福特失去了竞争的机会。

  历史不能假设,如果让福特这种理念坚定,逻辑严密,对待任何事务都极度认真的企业家成为美国总统,美国的历史可能会是另一番景象吧。

  金融的本质就是财富创造的工具——放大器。

  可悲的是,在现代社会,金融被人玩坏了。财富可以无限放大,理论上,政权可以完全不受任何限制的印刷钞票,进行花样繁多的金融创新,加载无数种杠杆。

  如果金融这种“神器”被别有用心的人或者集团掌握,洗劫和毁灭一个国家,轻而易举。

  津巴布韦、委内瑞拉,货币不如手纸;希腊、西班牙,债权违约……这个名单还在无限延长。

  正统的经济学里面,一切都是有对价的。

  股票涨,基金涨,楼市涨,要么是创造了财富,更多的财富分配给购买者,购买者通过选择的购买行为,让这些创造出来的财富,表现为房产,股票,基金。

  而另一种情况是,并没有创造财富,但资产就是涨了,剔除财富生产的周期,因为供需而产生的价格波动,主要的原因就是标识财富的货币变多了。

  当然,在金融发达,调控细致入微的今天,具体怎么让货币变多,已经成为一篮子选择的系统工程。

  不一定是印钞,也可能是发债,不一定反映在央行,也可以反映在地方,在企业,不一定是发债,可以是直接的工程投资,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贷款里面。

  对于市场完全开发的国家,货币变多,还可以以汇率来反映,可以以国际贸易来反映,比如日本。

  不论通过那种手段的“放水”,结果只有一个,谁离水源最近,谁获利最大!

  疫情发生以来,甚至疫情发生以前,全球经济萎靡不振,疫情期间,以美国为代表,为了提振经济,疯狂刺激,借债,印钞,全球经历了一波隐形通胀。

  在经济愈发艰难的2020年,你如果仔细看看美国的富豪榜,甚至我们的富豪榜,这些财团、富豪,控制某一行业的大佬,不但财富没有缩水,而且比疫情以前赚的更多。

  2020的富豪榜,企业家们的财富,比去年增加了10万亿,比此前5年增加的总和还有多。

  难道这些富豪们在疫情发生的这一年,创造了比过去5年还多的财富吗?

  显然不是。是金融政策让他们的资产膨胀。

  金融就像流水,在全球大水漫灌的时代,谁最接近水源,谁先获得水源,谁就拥有财富。

  所以如果不考虑稳定的因素,在最理想的状态下,金融危机是好事,危机来了,让股票跌一跌,让泡沫该破就破一些,给我们这些距离水源十万八千里的普通人,一个追赶的机会。

  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财政政策要更加稳健,国家也是在通盘考虑的情况下,做出最优选择。

  既要控制刺激过度,拉大贫富差距,又要托底最贫困人群,让996们,让华强北们,让二本子们看到希望。

  在传统的经济学里,制造一个商品,然后符合大众的需求,把制造的商品卖出,扣掉各种成本,得到利润。

  在金融被玩烂的经济学里,制造一个商品,发现一种服务,大众喜欢,利润很高,会迅速被市场(风投)发现这个商品或者模式,于是众多商家纷纷生产。

  这个时候,基本上是不考虑成本的,海量的资金赔进去,只要一个目标,占领市场。

  哪怕赔本也要生产,也要推广,最终资金最雄厚的那一家,以赔钱的状态占领了绝对市场。

  他傻吗,赔钱卖。

  他不傻,他要拿这个市场第一的名头去IPO,圈来的钱,也是钱啊。那几种单车就是这样玩脱的。

  所以,有志于股市的铁子们,如果你是长期主义者,不要害怕股市跌,跌了以后才能更瓷实,才能更显现出长期布局的优势。

  有些企业,救他的成本比救活以后的利润还大,那就不要救,把脓包挑破,把杠杆去掉。

  任何政策都要结合实际。因为我们不是只玩一把,我们要一直在牌桌上,我们也不是掀桌子的人。而且今天,谁也掀不起桌子。

  很多时候,国家是距离放水最近的。国家直接拿政策银行的贷款、或者3P项目投资铁公鸡,只要长期收益合理,结果是GDP增长,人民有钱赚,就业岗位增加,国家基建强化,一箭多雕。

  怕就怕,其一金融的资金,最初的水源,被个别人和团伙以非市场的,甚至非法的代价获得;其二某些地方和某些人,项目是没有收益的,但是建设项目本身有收益。

  因为理论正确是一回事,正确的理论在“不正确”的现实里怎样运行,又是一回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所有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328243762.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