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们的养老观念已经改变,养孩儿防老的观念已经越来越淡薄了。
替代方案之一就是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
之前写到过,2021-2025年这五年期间,要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那各位知道,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具体分哪几种吗。
经过多次改革,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形成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并存的局面。
目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都是统账结合模式——统筹基金+个人账户。缴费基数和比例政策也大致相同。
我们在参保的时候首先要看下参保身份。
参保身份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单位职工、自由职业者、城乡居民。
前两个很好理解,分别参加对应的养老保险就行了。
我们可以认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都是职工养老保险。
自由职业者是指不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就职的、并且在国家规定的劳动年龄内的灵活就业人员。
自由职业者也叫灵活就业人员,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也属于此类。
城乡居民是指年满16周岁,不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不属于职工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居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其实是个兜底制度,保证人人都有会机会参加养老保险。
自由职业者可以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保费标准不一样。
如果选择不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那就以居民身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不属于上述参保身份的朋友就只能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了。
只要在单位工作,都会选择职工养老保险。
如果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保职工养老保险,个人需要把正常归属于单位的缴费部分也交了,不过一般会有4%的优惠。
例如,正常职工是单位16%,个人8%;如果是自由职业者个人缴纳职工养老的话,个人总计缴费比例是20%。
虽然居民养老保险也有不同的缴费档次,但是一般情况下比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更低,将来退休后待遇会差一点。
所以,尽量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毕竟待遇会好一点,能更好的保障我们的退休生活。
需要说明的是:自由职业者和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必须在户籍地或者居住证地参保。
以前,自由职业者想参加职工养老保险还必须是城镇户口,不支持农业户口。现在大多数地方应该都改了,这个请以当地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