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未来一段时间的两大机会

  详春节后的三周里,股票市场可以用一片狼藉来表示,这表现在指数上,也表现在所谓的茅20为代表的大市值抱团股身上,其实他们的下跌,是迟早的,因为估值永远都是股票市场需要考虑的一个核心主题之一。虽然这些白马股的贵,可以用时间来消化,但是显然远没有以下跌来消化来得快。而且,即使经历了上几周如此大的跌幅之后,有一些抱团股的估值也不见得有多便宜,而茅20中的核心贵州茅台本尊,其动态市盈率依然高达50倍,其他的边缘茅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这么说,这些茅20、茅50们未来的半年甚至一年时间里,表现恐怕都不会太好,毕竟这些公司的股价已经透支未来太多。至于超跌之后的反弹机会,则很难把握,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这些股票经历第一次反弹之后,再次创新低下跌,二次下跌的成交额缩量之时,应该是布局未来的好时点,也是未来获取超额收益的来源,不过现在还为时尚早。

  如果上述的逻辑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那么,市场当中的中小盘股,若有业绩支撑,同时还有成长性,将会是未来一年当中都得到表现。趋势起来,无人可挡,我们肯定要顺势而为。

  便宜是硬道理,成长是硬道理。高估要远离,泡沫要远离。

  两会的召开,对于资本市场这一话题,规划纲要之中也多有论述,让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要点一: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这一点放在第一条,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财富管理就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之一,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将会给众多提供财富管理的公司提供长期发展的利好,券商、保险这些都是受益的。

  要点二: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畅通科技型企业国内上市融资渠道,增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提升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功能,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更好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作用。

  科创板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似乎并没有超预期,众多的高科技公司最后还是选择在港股或者其他市场上市,中国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发行与交易的制度环境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要点三: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其实在新三板中得到一定的体现,

  要点四: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点的确是在如今的股票市场中得到充分体现,每一周上市公司十几家,但是大多数公司似乎都是来圈钱的,好公司让人亮眼的优秀公司似乎并不多。

  要点五: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当然,纲要中最为重要的是注册制,注册制已经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实现了,但是上市的节奏似乎依然掌握在交易所手中,最近参与排队的上市公司很多,交易所已经采取现场巡查的手段来逼退一些质量较差的上市公司前来割韭菜。

  要点六:推进金融领域开放,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健全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肯定是在扩大,以后进行投资一定要有全球视野,价值洼地会更多。从2019年以来,中国股市的一些核心资产因为连续大涨,如今涨出一些泡沫,而港股大量的股票,其实还是相对比较便宜,有一些市盈率甚至还在5倍以下,未来随着开放程度的扩大,南下的资金恐怕会越来越多,A股的流动性溢价可能会越来越小,而港股的流动性会越来越充沛,未来一年,可以预见的另一个机会,我觉得会是在港股当中,那些价值低估的港股,将会迎来均值回归的机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所有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308243533.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