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各种“茅”大跌,茅台调整20%,为啥?
12月底的文章《看清白酒上涨的逻辑》一文已预测了白酒处于一个顶部区域。开年第一周随着香港调高印花税的消息前后,引爆了以白酒为首的抱团股大幅杀跌。
很多基金目前搞港股+A股核心资产的混合基,港股升税基民赎回传导至抱团票多杀多。
公募抱团,是个高效驾驭市场的好工具,用扎堆的方法,将社会资金赶进公募,然后用公募完成任务。
但任务完成后,流动性是个问题。仔细体会,进去那么多钱一定会割,怎样割的体面,不至于吃相过于难看,因此设计玩法:机构负责不设平仓线重仓怼个股、基民自己负责择时与买卖,基金不吃业绩费吃管理费。因此基民与自己炒股的股民的结局,历史看,没有任何区别。
后续哪些抱团股还会持续跌?哪些抱团股可以抄底?
1、政经任务完成的品种还会持续跌。
例如白酒,转移支付国资的任务已经完成,估计没有资金会去接盘如此大体量的筹码,后续还会持续下跌。
例如医药,医药政经任务我认为已经完成,这类股我不会买。抱团逻辑:2020年国家为应对后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包括台海、疫情、失业等等,从而大规模降价集采医药医疗器械以备不时之需,让利于民生,但企业要生存,借公募基金扎堆营造行情,然后高位减持,这样人民吃便宜药的问题解决,企业用钱的问题也解决。
例如猪肉,猪死抱团拉升个股,为企业筹钱发展行业,目前产能稳定。这个后续我也不会参与。
等等类似板块。
2、未来大战略下中美控制权之争的票可以抄底。
例如碳中和大背景下的新能源。扎堆的原因是避免外资控盘,在大政策出来前拉升提升外资的入场成本。这类股跌到合理估值或者外资进场成本附近,再继续下跌空间有限。比如我前期做的比亚迪,合理估值160元,如果跌到190-160元区间我认为可以参与。比如隆基股份,外资入场成本在80-90附近,跌到此区间我认为可以参与,但基于当前最高点也不会再突破去拉高,避免外资兑现大赚。
另外中长线看好的还是科技、资源。
今天重点说一下资源股。我在《2021年大牛板块展望》中第一个给出的板块就是资源+黑色。
2020-10月,在上海,与一个前辈演示我的量化系统时,提到资源+黑色,我结合系统,明确指出这是个底!系统是模糊准确的,但逻辑还是清晰的:大宗通胀是确定会来。发大量美元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因素是全世界现在就中国制造不受疫情影响,削弱中国经济收益,华尔街只有一招,拉升全球大宗,给中国输出大宗通胀、削弱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力量!老外现在排队买中国商品,生意火爆!老美能不治吗?否则毒不是白白瞎整?生意越火,通胀会越快来!
但近期对于资源股我采取的策略是不追买、不潜伏,逢大跌当天进场博反弹,第二天就走(资金介入深、受期货波动影响大)。短线资源股应该会上去做二顶。
中长期看涨不代表短期看好,美国想输出全球通胀的路子也不好走,通胀需要两个条件,重启石油美元控制力,目前美国跟叙利亚伊朗博弈升温就是这个道理。另外QE对美国经济刺激越来越钝化,美债收益率提升就是直接体现,QE对大宗的影响也会逐步钝化。逼迫中国购买美债目前也不太现实,而只要中国不接盘美债,美国无法控盘石油美元路径,美元就无法轻松扩张,更别说带动全球资产价格上涨。
美国经济的本质是借债,美国的外债,除了增加生产,实现贸易顺差,没有其他的捷径可以走!因此拜登重启基建的预期会更强烈一些,基建目的是为就业,吸引美元回流。美股基本金属类走强,显然与美国的基建预期有关,这才是最近基本金属及基建走势的最大基本面。
有朋友可能会问,美要收割我们,我们股市会主动防御吗?
据我观察,2018年的下跌是主动防御战,现在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防御了,已经开始了局部的反攻。尤其2020年3月份练成的抱团扎堆大法,完全可以在A股与大规模外资一战!只是市场不再同涨同跌,内部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集中扎哪个,哪个就大涨;撤哪个,哪个就大跌。总体上呈现此起彼伏,震荡向上的局面。
另外,聪明资金持仓看,后市无忧,会继续向上。公众号写文交流尺度有限,更多实时交易策略跟市场解读,欢迎留言来群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