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智慧社会,汽车话题越来越火。
在遍地“科技创新”元素的深圳,“无人驾驶”似乎很快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前阵子,深圳无人驾驶汽车上路了引发关注。在南山的科技园片区,元戎启行、AutoX两家超级的“无人驾驶”企业已经进行了无人驾驶汽车上路测试。比起前期不同的是,深圳已经覆盖了全部5G网络,为无人驾驶奠定了道路的网络必备条件,同时系列的“造车工艺”、先进的人工智能汽车芯片等技术纷纷创新突破想象,为“无人驾驶”将首先在深圳出现提供了可能性。
而今年的1月,中科院的自动驾驶车辆已经被允许将在深圳19个公开区域路测(还准备立法,预计无人汽车或将在深圳合法上路);深圳坪山的无人驾驶公交也已经出现,市民还可以申领月卡免费乘车。
无人驾驶极可能在近三-五年内,完成从2级到4级的商用阶段,届时道路上将涌现出一批“无人驾驶”的新车辆。而出现的城市极可能是深圳、广州、长沙、南京、北京、上海这些城市。
深圳“无人驾驶”的现状是怎样的?
在去年12月深圳繁华的道路上,来自于自动驾驶初创公司AutoX推出的全无人、无远程操控、共计25台的RoboTaxi车队已经在南山“上路”测试。由于深圳政府暂未允许无人驾驶的载客试运营,目前无人车队只能测试、不能载客。AutoX的无人车队来到深圳,说明深圳真的离无人驾驶很近。目前在全世界,仅有Waymo、AutoX、Zoox和Cruise四家牌照持有者(可载人的),AutoX就是其中唯一的中国自动驾驶公司,而且是唯一在深圳出现测试无人驾驶,有很大的方向意义。
这些车辆能做到:“在深圳繁忙街道上自主行驶,灵巧绕过路障、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真正做到了规模化无人驾驶,实现了该领域内中国企业零的突破。”
谈到深圳的无人驾驶,深圳有比较深厚的无人驾驶产业基础。
1、深圳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支撑。这些企业包括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科技、数字导航等。如华为、中兴、比亚迪、宝能汽车、元戎启行、AutoX、阿尔法巴、腾讯、阿里巴巴、深圳一清创新科技、奥途智能网联、君正时代、芯邦科技等,这些高科技的企业背后,还有专门的智能汽车研究机构支撑。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深圳湾实验室、华为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北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盛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多家创新平台。
此外,深圳聚集了大量的自动驾驶的企业,超过1000家。按照一项统计显示,目前我国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已超过4600家,其中约两成分布在深圳。目前深圳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2、深圳的无人驾驶法规相对健全。近期深圳也明确表示,将加强城市“交通大脑”建设,率先开展无人驾驶汽车立法。这些年,深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迅速,鼓励引导新业态发展,市交通运输局已会同发改、工信、交警等部门相继出台了《深圳市关于贯彻落实 <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 的实施意见》、《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并配套制定了《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开放道路技术要求》、《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开放道路目录》,鼓励企业在依法合规的情况下,在深圳先行先试,为未来出行模式开展有益探索。法规的健全,为无人驾驶奠定了走向社会的“管理基础”。
3、深圳大量的智能网联汽车集群。早在2015年,深圳就建起了无人驾驶示范基地和智能汽车产业基地等,这些基地多数集中在坪山高新区,与南方科技大学、密歇根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等大学合作。产业园如华丰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坪山比亚迪汽车基地、宝龙科技园五洲龙汽车基地等。
4、深圳有全世界最为全面的5G网络覆盖条件。“车路协同”将是无人驾驶推动的关键要素。以深圳的5G网络环境条件,和北斗高度精准定位的应用,为深圳创造了无人驾驶实现的基础条件。5G智能化时代,智能网联汽车则是大数据时代的标杆,也成为各个城市产业抢占的制高点,冲在最可喜的还是“无人驾驶”。可以这么说,在5G和车联网的帮助下,通过5G+边缘计算,自动驾驶面临落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按照深圳近期通报的数据,2025年深圳5G宏基站站址将达3万余座,比现在的1万多个增多一倍。
5、政策扶持。今年深圳发布的《深圳市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未来3-5年,深圳将重点推动基于5G的车联网示范应用,推进深圳建设车联网先导区、智慧交通示范区,助力深圳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集群,并力促30-50家企业发展成为行业独角兽或最具成长性企业。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够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辆车都应采用无人驾驶或辅助驾驶系统。深圳的政策明确指出,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扶持,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可达到2亿元。
6、深圳有庞大的无人驾驶市场。深圳目前有超过350万台汽车,每公里汽车密度超过510辆,排名全国第一。这么庞大的汽车市场,一旦全部换为无人驾驶汽车,将有多么庞大的增量市场?
其实深圳的无人驾驶公交车、无人驾驶警车、无人驾驶智慧码头车等,都已经在深圳出现。未来也将有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今年11月深圳已经为“无人驾驶地铁”做准备,深圳地铁全自动运行试验中心开工),或者无人驾驶的小轿车等。
在一轮创新驱动波潮下,广东已经发布多项智能汽车的政策,抢占智能汽车战略高地,力争2022年底前,智能网联汽车在广东实现预商用。
从城市来看,在整个大湾区,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的城市特别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惠州一些城市。
今年广深联动重要会议就指出,广州深圳签署七项深化合作专项协议,特别涉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等领域的深化合作。根据协议目标指出,到2025年广州和深圳两市将建成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自主研发体系和生产配套体系,打造全球较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无人驾驶可以说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最顶端的一个黄金赛道。在深圳的坪山、南山,广州的南沙是可以看到一些无人驾驶的测试。
布局这些智能网联汽车的企业如有广汽、比亚迪、恒大汽车、小鹏汽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如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过:“随着更大的研发投入,规模化的成长,很有可能到了2025年会出现更大等级的自动驾驶,或者无人驾驶。”
去年12月,广汽集团已经与百度签署合作协议,发力自动驾驶领域,力争在2023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区域示范运营,2023年L3自动驾驶大批量应用,2024年将推出全新电子电器架构,并量产L4,2025年实现特定场景下L4智能驾驶商业运营,此外2020年底,广汽的石墨烯电池量产研发工作进入实车量产测试阶段,推动智能汽车的续航快充能力,将在2022年自产100GWh电池。
比亚迪和滴滴合作,到2025年,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基地分布有广汽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深圳比亚迪坪山新能源汽车基地、深圳龙华宝能汽车制造基地、小鹏汽车“广州智造基地”、广州示范区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综合基地、广州中兴智能汽车制造及研发基地、广州黄埔Apollo智能汽车生态基地、南沙恒大智能汽车基地、东莞滨海新区的紫光智能汽车总部基地、惠州中集(仲恺)新能源汽车基地、佛山高明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珠海金湾中兴智能汽车新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