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在于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人生的根本目的在于幸福,清廉人生是幸福生活的基石。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纵观中国历史,受到人民称赞,青史留名的都是清正廉洁的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主流。对于金融业银行从业者来说,幸福有三大件:一是事业有成,二是家庭美满,三是身体健康,这三大件造就了人的一生,清廉却是这三大件的基础。作为金融业银行从业者,掌握着大量的资金资源,这些资源在社会上是大多数人都在追逐的稀缺资源,加上目前我们制度和体制上的不完善,对金融业银行从业者就存在着较大的寻租空间。很多金融业银行从业者想的是“权力不用过期作废”,实际反映的是金融业银行从业者手中掌握的资金资源,就是为了追逐利益,资源换取好处。这样的人在我们队伍里多了以后,必然会搞腐败。从而导致人生和金融企业基石不牢、大厦不稳,甚至倒塌。
孔子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换贫而患不安”。所说的是不公不正的行为不仅会造成社会的不幸,归根到底会让自己患失,会让工作的企业不幸。清廉对金融业银行从业者的人生幸福至关重要,对金融银行业很关键。清廉是人生的分水岭,清廉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守住清廉即山花烂漫,风光无限,抛弃清廉即万丈深渊,苦海无边。选择守住清廉不会触犯纪律和违反法律,才有条件为了人生幸福继续追逐事业的成功。清廉是一杆秤,用来秤幸福的,而秤砣的高低取决于我们自己的从业行为。秤的幸福就是行为品行正派,清正自律,克己奉公,不贪污腐化,也不以权谋私。应该说,清廉、清正、清白,历来是中华民族推崇的行为美德和端正品行操守。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清廉自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在社会风气很不好,拜金主义严重,动不动就给回扣,拿好处,收受礼品,吃拿卡要。解决这类问题,还是要从自身做起,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经得起作风考验。
树清廉之心,提高对清廉的认识能力。“两点以直线为近,人生以清廉为准”。廉洁自律是一种无形资产,是比任何物质财富更重要的精神财富。要培育清廉清正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塑造优良的清廉品质,树立廉洁之心,提高对清廉的认识能力,并内化为自觉地行动。
行清廉之事,增强对清廉的践行能力。清廉诺言并不难,难的是生活工作中清廉的践行践诺。孟子说过“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在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社会,清廉为本,要特别强调清廉、清正、清白做人和做事,践行廉洁自律品质,时时刻刻准备着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为自己,为企业,为社会展现清廉,从而提高对清廉的践行能力,行清廉之事。
正清廉之德,廉洁是一种高品质的德才,它能让人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一个拥有高尚思想品德的人是离不开清正廉洁的,不管做官的还是普通贫民百姓,都要谨守安分,只有安分做人,才能踏实处世;平时切勿贪吃,受人馈请则会腐蚀个人气节;制止铺张浪费,遏止腐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用平常之心,淡泊之态面对生活,多一点大公无私之心,少一点浮躁杂念,修身养性,提高自身品德。
做清廉之人,坚守对清廉的自律能力。古人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只有严于律己,廉洁自律,才能有好形象、好威望,才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古往今来,有多少清正廉洁、清官廉史的事迹流传万代,一代清史包拯、人民公仆孔繁森等事迹教育我们要保持自律,以做一名清廉自律的带头人为荣。
清风养正气,廉洁促发展。我们银行业就是与钱打交道,做钱的生意,更必要养成清风正气,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就要保持廉洁自律,才能做到公正严明。如贷款发放、采购招标、资产处置、资产租赁等存在重要权力环节,如有不慎,就会被社会上不法分子钉上,产生不正当交易,那么就会造成我们信贷资产质量差,经营效益差,造成恶性循环。所以说廉洁也是生产力。
历史无论如何变迁,时代无论如何发展,清廉是永恒的准则,每个人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守清廉是自我思想的斗争。让我们金融业银行从业者一起行动起来,树清廉之心,行清廉之事,正清廉之德,做清廉之人,为清廉人生和清廉金融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