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新华社抨击深圳打新热,建议用房产税伺候!听听专家怎么说?

  事实证明,这年头低调做人最好,楼市也一样。

  最近,在打新与日光中嗨到极点的深圳楼市,可谓狂得可以。

  然而,要风得雨,要锤得锤。

  今天晚间,新华社刊发尖锐时评《抑制楼市“打新热”需要“硬核”举措》。直指深圳楼市万人抢房“打新”以及新旧倒挂等怪现状。

  同时,指出要更多地关注住房流向,加强对持有环节的调控,让税收杠杆发挥更大作用。

  并建立科学合理的房地产税制度,通过市场化手段抑制投资投机行为,或许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01

全国紧盯深圳打新狂潮

今天三盘齐开两盘日光

  2020年,注定魔幻不平常。

  西部燥热,多盘日光引发疯狂打新;润四开售,更是引发9690位符合要求的“刚需”争抢。甚至一度成为微博热搜话题,当天关注阅读人数达到810.5万!

  深圳楼市让全国人民见识到,原来1000万买套房只能算刚需!

  就在新华社这篇时评发出的当天,深圳又有三盘齐开,其中宝安尖岗山壹号和领航城两盘日光,坪山佳华领悦广场也激战方酣,现场人气爆棚……

  你瞧这红红一片,是money在燃烧!

  谁能想到,深圳这座要示范全国的城市,楼市率先蹦出了“示范”样板。

  看来“病”久了,也许就真该到下猛药的时候了!

02

概率专家团队热评

深圳楼市仍需政策落实处

业内专家是怎么看的呢?

  对于最近深圳楼市及新华社时评,概帮主为此采访了两位行业内大咖。

图 腾 镜

  中国豪宅研究院华南院长

  矩阵地产CEO

中国豪宅研究院华南院长、矩阵地产CEO图腾镜认为:

  今年,深圳屡次发生多起“万人摇“打新热,引发新华社发文批评深圳“打新热”,并建议出台房产税等举措调控。

  图腾镜认为,深圳一直在严控“万人摇”打新,比如:无房者才有资格打新或摇号产生限量购房者,然后再开盘。

  关键滑稽的是,像润4这样2千万的重金豪门资产,也声称刚需在打新?这就说不过去了,明明是超豪级别,买家一万个不可能都是刚需客。

图腾镜在头条发文批评:这将成为刚需摇号的一个笑话!引发热议突破46万阅读量。

  政令指向何方?深圳应在加强甄别是否是刚需在打新的管控上,加大审核力度,严禁和杜绝炒房客乘虚钻空子进场,才是正道。

让真正的刚需进场打新,这才是利于百姓的好政令。

  政令不应该再增加房产领域的税费,因为房地产从拿地、开发、销售等每个环节,都设有完整的税收流程,而是,如何再在严厉管控买家甄别上,再做文章,

傅 卫 鸿

  深圳概率总编辑

  老傅说事创始人

深圳概率总编辑,老傅说事创始人傅卫鸿认为:

  之前,本人就预估,如此火爆的打新热潮,90%的刚需身份令人怀疑,据悉大多数进场买家都是代持。从这个角度看,无异于炒房。太明目张胆了,必然引发上面的关注。

这引发许多人的猜想,会不会马上出台房产税?

  新华社的时评,几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其中提到,或动用房产税这样的调控手段。

  个人认为暂时不会,因为房产税牵一发动全身,短期不会轻易出台。但深圳相关部门一定会有调控办法来对付这种打新炒房现象。

  比如,出台调控新政,制定严厉的转让措施,限售时间可以从3年提高到5-8年,收取20%差额税可以从5年延长到8-10年,都有可能。

  但最终是否有实际效果,也很难说。

  从根本上说,之所以出现润玺这样的打新热潮,还是供不应求和新旧房价倒挂的原因。不解决这两个根本问题,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措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01129242002.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