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大路子文章又和谐了,来晚了没看到的卡友我也没办法了。
毕竟,凡事要趁早,很多大毛你来晚了就没了。
好东西不等人。
辛辛苦苦给大家写的攻略也黄了,今天心情郁闷,就给大家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毕竟,天有不测风云,路子随时可能黄。
有的东西,属于锦上添花,可以没有;而有的则是雪中送炭,没有不行。
既明一直认为,玩转 VIP、终究是游戏。打怪升级、礼包奖励,可以乐在其中,但人生不仅如此。
很多人都有几十个VIP。其中有几个酒店终身VIP,超白/无限/钻石卡这些变相终身VIP,飞猪淘宝支付宝京东苏宁华为...太多了,权益很足、福利很多。
是没办法解决燃眉之急的。
但这些都属于锦上添花,真正遇到困难或挫折,
上周我们有一场聚餐,推杯换盏中,突然有个朋友提到B,大家都瞬间沉默了。
B是和我们很要好的一个朋友,以前在银行工作常加班,泡面饼干之类的乱吃,后来查到胃癌晚期,33岁就去世了。
面对身边好友一下子就没了的现实,到现在仍然难以置信……
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最亲近的人有多么难受,也无法体会他们多么心如刀绞。
经常会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些轻松筹的链接,朋友的朋友或者朋友的亲人,实话说看多了确实也会麻木。前几天看到一个读者在为自己的母亲轻松筹,我知道给个100块钱解决不了什么,只能希望更多人能帮到他。
经历亲人朋友的离去,一次次提醒我们很脆弱,我们的生活更脆弱。
之前看到一个帖子:中产家庭和贫穷家庭的差距有多大?
隔着一场大病而已。
其中一个获得最高点赞的答案是:
这句话或许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无奈却很真实。
大部分人的收入,根本无法承受一场大病带来的经济损失,不管是自己还是父母。拿最常见的癌症来说,治疗包括检查、住院、手术、化疗等多项加起来就高达几十万。
《2018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天有1万人确诊癌症,中国治疗癌症每年的花费超过2200亿元,可以建2座港珠澳大桥,可以实现20多个嫦娥工程。
许多
不少人认为,有了医保,看病能报销七八成医疗费用,足够应付了。确实,医保可以解决一部分医疗费用的报销,但是你知道吗,,并且,
白花了几十万最后还是打水漂,所以一
因此,有风险意识的人除了医保以外,还会购买商业保险。但是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寿险这些险种以及功能总是让人眼花缭乱,稍有不慎更会掉进一些销售套路中,买到“这也不赔,那也不赔”的保险。
为期五天免费
今天我们特地邀请到了老朋友岩哥来为大家开一班的保险小白防坑训练营,提供一个兼听则明的平台,大家可以听听,反正听了不吃亏。
保险知识
在大家参加这次保险小白防坑训练营之前,我想先来分享一些我在他们训练营里收获到的。
一、90%的人对保险都存在这些误区
01
保险是有钱人才买的,穷人买不起?
我只想说,真正的有钱人,恰恰不需要保险救命。
因为治病的钱对他们来说,只是冰山一角,不会造成大的负担。
但“穷人”甚至是中产家庭就不一样,一场大病就可以很轻易的被击垮。
02
保险派上用场概率低,没有必要买?
很多人总有“不出事,买保险的钱就等于打水漂”的心理,认为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的确,很多人都觉得中奖的人是自己,但倒霉的人不是自己。但真的事情发生了,就开始懊悔,为什么当初没舍得花那点钱,现在只能靠卖房抵押,四处借钱。
说得我都开始害怕
03
给宝宝买很多保险,大人却在“裸奔”
只要大人健康地工作和生活着,孩子的生存状况一般不会差到哪里去。
中国家庭永远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买保险也不例外。其实买保险的正确顺序是“先大人后孩子”。
给自己买保险就是为了给孩子保障
莫名心疼自己
保险是想买,但不知道咋买好,无从下手,又怕被骗…
二、买保险,可能会踩哪些坑?
小钱包就是这么被掏空的
下面这些就是很多人存在的误区:
因为焦虑健康问题就匆忙的购买保险,以为能有保障
体检后发现身体开始出现预警,,但最后理赔才发现健康不符合要求,保险公司不赔钱,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殊不知熟人也不熟悉这复杂的保险形态和底层逻辑
很多因为朋友或者家里亲戚做保险,看在人情的份上买了。。到最后发现买的保险不符合自己的需求,钱花了,真有事却帮不上忙。
花了正装的钱,买了一堆试用装
想要一份保单把重疾、医疗、意外、教育金、婚嫁都承包了。看起来啥都能保,但实际相当于等到真的有点什么事情,这种所谓的“万能保险”完全起不到作用,万能万能,万万不能。
大人能持续稳定的赚钱
有了宝宝,生怕宝宝有点什么事情,给宝宝买了一大堆保险,大人却在“裸奔”。但其实小朋友最大的保障是,大人不能病,不能倒,所以买保险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自己究竟买了什么能保什么,一脸迷茫。
事实上,很多人买完之后就扔一边了,没几个人会再细看保单上的条款。
三、保险推销员不靠谱,怎么才能避免踩坑?
靠天靠地
不如靠自己学习点保险知识
保险推销员对卖的产品自己基本是一知半解,见人就直接各种推销说服,签字之前你是上帝,签完字以后也许人都找不到了。
目前市场上的保险机制、保险从业者,普遍走向了专职推销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