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翻开微信一梳理,发现从网络平台找到自己了解保险经纪人的朋友不知不觉已经好几十号人了,但真正适合同行的人倒没几个。随着对越来越多行业大咖成长背景的深入了解,我倒是有一些发现,对保险经纪行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往下看。
想来做保险挑战自己?挑战百万年薪?客官先请回,今晚想清楚明儿再赶早不迟~
这是一个招聘门槛过低,隐形门槛过高的行业,你问保险行业的人,十个有九个让你试试,因为想增你呗,给你分析做成功的经验条件等等,但往往都是“不可复制的经验”,比如自身过往积累的人脉资源,这是业绩的关键,到每个人都不同,没法跟你师傅学到,人家也不傻,把优质大客户给你做。
即使你获得了一些可复制的经验,比如知识体系、学习工具,的确会成长得更快、但这里有一条更重要的“底线”你也许不知道,也少有人会善意提醒你,那就是“你是否拥有牢靠持续的经济来源作为保险事业的支撑?” 我想你会说,“我靠,我这不就是来你这儿赚大钱的吗?” 事与愿违,至少保险从业人员留存率数据显示刚刚这个想法是天真的。所以说大部分人不符合这个要求,错把这个保险创业当成职业。这里的经济来源指的是你的配偶收入稳定或者你本来就有一份有钱又很闲的工作,再或者你的老本很雄厚......
总之,在没有底薪的保险行业里,这件事更像创业,当你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做保险的姿态动作才不会“变形”,才不会心态崩了直接放弃,才有足够的时间去沉淀各类知识和行业经验,去积淀人脉(金融资源大咖请忽略此项),这是在这个新人第一年留存率不足50%的行业里,要活下去的最核心的一点。这也是为什么保险这个行业宝妈特别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主职是带娃照顾家,副职才是卖保险补贴家用,挣多挣少家里都可以开锅。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真正优秀又高收入的保险人具备以下特征:40-60岁,从业年限在10年以上(说明一般30来岁入行),高学历(学习能力强),职业关联度高(比如过往职业为银行、证券、医学、法律)
而这部分人群仅占从业人员的1.7% (妥妥的塔顶尖~),你说这些大佬该不该年薪百万?我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点踌躇,又觉得他们是人中龙凤,又觉得这个行业的收入架构应该更加扁平化。不过看完这些数据,我发现和现实中自己了解到的各大保险公司团队长的从业情况真是太像了,吓得我赶紧去复习功课,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和战略储备。
至于保险经纪行业的发展速度和中国的保险市场前景,随便找几篇行业研报也能看得你热血沸腾。
那个在工行年入30万+的客户经理,因为每月要还1万房贷,一个外地来到成都又未婚,充满好奇心与奇妙想法的女孩子,对未来的职业充满憧憬。不过我还是劝她后面再说,只要有心,日子还长着呢......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还是句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