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航班延误险,4年轻松“赚”400万

财经库2020年7月20日讯,4年的时间可以轻轻松松挣到300万,几乎可以顶的上一家中小型企业高管的收入了。这年头没点才艺还真不行,见过羊毛党,但还真没见过这么离谱的羊毛党。

“古来有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今有某女子“借天气”狂挣百万。

航班延误险,这是一种商业保险,我国从2014年开始,这个险种开始得以逐渐发展完善,各种形式的航班延误险赔付,1小时延误、2小时延误、3小时延误等待,甚至还有一分钟赔付的延误险,一般来说价格都在几十块钱左右,就能申请购买航班延误险。

并且,根据延误的时长理赔额可以达到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时间长的将近上万元。但乘客搭乘的航班除地震、海啸、台风等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则不在理赔范围之内。

有羊毛的地方就会有羊毛党。

“航班延误,发家致富。”

南京,一位李姓女子突发奇想,2015年,自己刚好失业,之前也是从事航空服务类工作,对于飞机延误以及保险理赔的各种流程都非常清楚,而失业后,她便想利用“航班延误”这一游戏规则开始了自己的“数钱模式”。

神操作

因为她曾经有过航空类工作的经验以及人脉,有提前获取航班延误或取消这一类消息的途径,另外,她自己根据以往经验以及自己对于天气的预测,专门挑选出了延误率比较高的航班,再去查询该航班是否有极端天气,这仅仅是第一步。

选择好延误率高的航班之后,李某又获取大量身份来购票并且投保,据统计,李某共获取20多个身份证号以及护照,为了更加具有隐蔽性,李某每次购买机票都会用5个左右的身份,每个身份购买35份左右的航班延误险。

完成第二步,接下来就是时刻关注航班信息,伺机退票并且索要理赔,那么,如果赌输了呢?航班并没有延误,那么她就会在飞机起飞之前退票,以尽量减少损失,一旦出现延误,就开始找保险公司理赔。

从2015年到现在,李某共预测了900起航班延误,这900多次的航班延误让她获取了300多万的保险理赔金。

但是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警方接到保险公司报警声称:发现李某多次利用多个身份进行理赔,怀疑公司可能是受到了保险诈骗。目前,这名李女士已经被警方采取了强制措施。

这是单纯的薅羊毛还是保险诈骗?

仔细看这个问题,合法购买机票,合法投保,航班延误后合法理赔,看起来似乎和保险诈骗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位李女士是在游戏规则之内,并没有出圈,没有破环规则,行为从法律层面来看似乎都是合理的,没什么太大的问题。

这样看来,好像反而是保险公司有点玩不起了。

但是从深入的角度来看,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从保险的角度来说,警方认定其存在保险诈骗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捏造身份,实际上身份证所有人并没有购买机票,故而保险对象不真实,这是其一;

2、并没有实际登机,也没有真实动机,不存在保险标的;

3、金额巨大;

很多法律人士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存在很多争议:

北京刑事律师丁海洋指出:该案件中,李某不以乘机为目的,而是按照自己猜测的航班延误概率投保“下注”,然后高概率“中奖”,获取高额保险金。符合保险诈骗罪的特征。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采用叙明罪状的立法模式,即只有下列行为才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

(一)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险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

(五)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妻保险金的;

所以,从这里看来,保险诈骗罪的客观具体行为标准,法律中是有着规定的。

从法律的专业角度来看,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主要看以下几个因素:

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否虚构保险事故;是否虚构“保险标的”;从这三点来看,对于李某是否犯罪有很大的参考作用:

首先,看第一点,李某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答案是没有,虽然李某想获取保险金,但是是合法途径,是完全根据保险合同行事的,这是合法的。

这本来就是保险自身的漏洞,航班延误险既然能够被人为的高概率预测,那么本身就是不完善的,这个险种本身就存在问题,需要保险公司来修改相关的条款,自身的漏洞应该自己解决,否则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

保险公司应该根据不同航班、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来重新设计这一航空延误险,这需要大量的数据。

其次,李某也没有虚构保险事故,航班延误确实客观发生并且无法人为控制;

最后,李某也并没有虚构保险标的,因为只要购买机票并且购买保险,那么从法律意义上来说就是乘机人。

总而言之,这件事完全不应该上升到刑事案件的高度上来,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某是无罪的。

这起案件能够成为刑事案件,与一些基层执法人员长期落后的法制观念有关,并且基层执法人员大多数都不具备解释法律条文的能力。

再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保险公司应该第一时间完善保险条款和改进投保规则,升级保险产品。而不是动辄就寻求执法人员进入。

警权过度依赖,会导致市场主体的惰性、低效和无能,警方粗放式的执法也势必会让治安管理系统越来越落后,导致其机能逐渐生锈,慢慢陈旧,以至于无法适应日趋发展的社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00720240470.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