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市场波动很大,围绕着3600点展开了拉锯战。下午随着券商的发力,指数突破了3600点,为2015年12月以来的首次。照这个节奏下去,我的第一个预测很快就要实现了
从2018年的2440点以来,上证指数已经涨了50%,按理说不少机构也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有一家公司却遭遇了天坑,辛辛苦苦在实业上赚了一年的钱,一个月就在股市里亏完了。
中来股份公告,公司花了2亿买的私募产品,一个月时间净值跌超90%,有的净值甚至变成了负数。
而中来股份前三季度盈利也只有2.6亿元,主业又是光伏,干了一年结果发现全都白干了。
那么这几个产品究竟是什么情况呢?
根据相关公告,这几个产品以2倍杠杆重仓了济民制药、奇信股份、博济医药、荣科科技,相关股价也看到了,济民制药连续一字跌停,其他几个股价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看了下这几个产品背后的私募公司,分别为泓盛资产、前海正帆。一看这个年化收益就不太正常,一个为1.41%,另一个为86.25%。要知道大部分基金经理的年化收益在20-30%左右,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太正常的。
考虑到有不少朋友也会买点私募产品,但私募公司的水平参差不齐,这里我讲几招甄别私募公司质量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是看年化收益率。刚才说了,年化收益率在20-30%之间属于正常范围,过低大家是不太愿意投的,过高也可能存在猫腻。
收益率过高,可以通过看净值曲线来判断合不合理。
一个好产品的净值曲线,几乎是以45度的形式缓慢向上的,比如冯柳管理的邻山1号远望基金就是一个好的私募产品,过往几乎没有重大回撤过,仅在2018年受大盘影响有过回调,但最大回撤也只有18.8%。
再看看中来股份买的正帆投资的产品,正帆投资旗下有个产品成立近一年半收益率达到了47.4%,看起来还算正常,但看他的净值曲线,从底部涨到60%后又几乎回落到起点,上下波动剧烈。
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万一你买在了山顶,一下子就亏损了50%,换做谁都受不了。
第二,看管理人的态度。据媒体报道,中来股份购买的产品,有神秘人担保,承诺兜底年化10%收益。
但我们都知道,目前的资管新规下,兜底、保本、承诺收益这种字眼都是不允许的。如果有人以这种字眼向你宣传,不用多想,骗子无疑。
第三,看公司以及管理人的背景。如果基金经理有公募基金背景加持、产品进了银行白名单、公司拿过各种奖项等,都是加分项。如果成立时间超过了三年,却一个加分项都没有,就要小心了。
......
今天午休时候还在翻看朋友圈,发现我在去年的3月30日就分享过隆基股份的逻辑。
那时候隆基股份的价格只有20元出头,而现在已经是百元股了,到目前为止上涨了357%。
翻看那时候的留言,基本都是恐慌,跌了这么多要不要割肉、会不会继续下跌之类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我看来,很多朋友炒股这么多年不能稳定赚钱的原因,就是因为认知不到位。
涨了就追,跌了就卖,从来不去思考涨跌背后的逻辑,这样追涨杀跌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在我看来,股价从底部起来的第一波都是靠逻辑,也就是我说的“想逻辑、算业绩、找催化”里的第一步。
当你想明白了股价涨跌背后的逻辑,算清楚了公司业绩并明确了市值的上下界,厘清了股价催化剂后,赚钱就变得容易了——利好催化剂出来,买入;利空催化剂发生,卖出。
如今,散户的比例已经降低到了50%以下,和机构共舞才是散户在这个市场生存下去的王道。
而机构的投资体系,和我说的“想逻辑、算业绩、找催化”投资体系是差不多的。
为了让普通投资者掌握成熟的投资体系,同时获得专业机构的研报、调研纪要,我成立了韭菜价投联盟,让进圈的小镰刀进一步了解公司和行业,了解股票涨跌背后的逻辑。
对于机会,我会进行预判;对于风险,我也会及时提示。相信参考了我观点的小镰刀们,都避免了追涨杀跌,买入、持仓更有信心了,卖出也更加坚决了。
现在这个市场形势已经说明了,认知很重要,准确了解行业和公司的情况,才能做好价值投资!
既然早晚都要踏上学习这条路,为什么不早点开始呢?这波牛市行情还在后面,提前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