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豆芽朋友圈被“日本延迟退休至70岁”的信息刷屏了。
事实上,这不是日本第一次延迟退休年龄了。
比如,在此次决定前,65岁退休义务化始于2006年4月,直至2013年才全面普及。
60岁退休义务化开始于1986年,直到1998年才开始全面义务化。
而且,日本政府很早就提出:期待实现“终身不退休社会”。
如果你去过日本,你就会发现,路上开的士的是头发花白的大叔,街上送外卖的是牙齿掉光的阿婆,在便利店收银的是我们年龄3倍的老奶奶……
听起来是不是很恐怖?
然而,小豆芽想说的是,决定我们退休年龄的不是法律,而是我们的钱袋子。
对多数日本老人来说,“活到老,工作到老”是为了支撑晚年经济所需。如果不是生活不下去,谁想六七十岁还出来找工作?
换句话说,如果有足够的钱,即使退休年龄是80岁,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01
未富先老的我们,
与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
六七十岁还要外出求职的日本老人们,是没有养老金吗?
PS:人均GDP(GDP per capITa)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与当地人口总数的比值,是衡量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指标。
看看这人均GDP就知道,人家比咱们有钱多了。
人家进入老龄化阶段时,可是正正经经的“发达国家”。可怕的是,即便是这么有钱的国家,也抵不住社会老龄化带来的问题,一再延迟退休年龄。
日本出生人口连续3年不足100万,2018年的出生数再创新低为91.84万。
总人口连续八年减少,其中15至64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51.2万人,65岁以上群体占到了总人口的近三成。
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社保问题日益加剧。日本的财政赤字,是西方发达国家中最高的,已经高达GDP的百分之二百多。
再看回我们自己。
咱们的人均GDP水平才到人家的四分之一的水平,近年来经济虽然快速发展,但因为人口基数过大,远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
然而,还没等我们富起来,老的问题先来了——
我们国家建国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婴儿潮发生在1965年至1974年期间,10年内出生的人数超过了2.5亿,这部分人口将于2020至2035年间浩浩荡荡步入老年。
其次,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升,不断推高平均预期寿命,又进一步壮大了老年队伍。
专家预计,到2033年左右,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20%,到2060年更是要飙升到35%左右,也就是说每三个人中至少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先富后老的日本老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经济水平远比不上人家,又马上要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我们,未富先老,养老问题恐怕不是“光靠社会基本养老+工作到70岁”就能解决的。
02
延迟退休和
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
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焦虑。
首先,我们国家现在的老龄化问题远不及日本。
其次,国家也已经在积极地解决养老问题。
如果你有关注新闻,就会发现去年以来有两个词特别频繁地在各种大会上被提及——延迟退休和第三支柱。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这和社保养老金有很大的关系。
前面我们提到,2035年左右我们国家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少子化”。
什么是少子化?就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多生。为什么?抚育压力太大呗。
2019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比2018年减少了58万人,很遗憾,全面放开二孩迎来的是出生率三连跌。从长期趋势看,出生人口数量还将继续下滑,预计2030年将降至不到1100万。
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
而咱们的社保养老金制度,一直以来都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用现在年轻人的钱,养现在的老年人。
这样一来,缴钱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不延迟退休,国家养老金池hold不住啊。
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也是为了解决未来的养老问题。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2021年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中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先生提到现在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2%,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过不了多久就会赶上美国16%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了。
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先生也表示对第三支柱发展要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在改革创新中迅速推动第三支柱发展。
#养老 #第三支柱 那就要先说说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了。第一支柱其实就是社保养老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指的是企业年金。但是由于这两个支柱的局限性,比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缺口越来越大,以及企业年金本身的局限性,并不能解决养老问题。因此国家才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即商业养老保险。
视频号
所以,虽然我们没有那么快达到日本的养老程度,不至于70岁退休;又有一个靠谱的国家,从宏观上,延迟退休、大力发展第三支柱……
但从国家这些举措,咱们也能收到一些信号——我们要开始转变思路了。正是因为现在还有时间和空间,我们才更要去提前做好养老规划,避免重蹈日本覆辙。
03
面对养老难题,
我们普通人能做什么?
国家都这么努力了,我们个人可以为养老难题做哪些努力呢?
自然是跟着国家的方向走。
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如果不想要“活到老,工作到老”,我们要提前做哪些准备呢?
首先,是软实力~
1、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
持续地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我们即便面对延迟退休,也不至于被社会所淘汰。
我相信大伙也不愿意五六十岁了,还拿着简历满大街地找工作吧?
其次,是硬实力——钱,得到位吧?
2、国家基本养老金必不可少
国家基本养老金是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是最最最基础的一种养老保障,广覆盖,低待遇。
虽然我们说光靠基本养老金是不足以解决养老问题的,但是它却也是必不可少的。
3、尽早储备个人养老金
前面我们也提到,国家养老金可能在2035年耗尽,同时国家又大力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言下之意,光靠社保养老金肯定是不够的;
但社保也不是我们想多交就能随便多交,交多少取决于公司和自己的收入水平。所以对于想要进一步充实自己“钱袋子”的伙伴们,商业养老金就成了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商业养老金,这也是前面提到的,“养老第三支柱”。所谓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就是咱们自己给自己存养老金的一种形式。
那种能确定活到老、领到老的类似社保一样的养老年金险就属于这类产品。
它和国家基本养老年金有什么区别呢?
1、确定的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每年缴费和你领取的金额是变动的,理论上它会跟着社会平均工资增加。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是固定的,在投保时,缴多少钱、将来领多少钱都是确定的。
2、个人的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你现在缴费多少,和你将来退休能领多少没有必然关系,由国家定,想多交,不能够。但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全凭你个人喜欢,有钱想囤多点,没问题。多存多得,少存少拿。
3、自由的
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只能用于养老。想提前支取?不能够。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我们年轻时存的钱,到老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安全性更是毋庸置疑——
根据《保险法》第92条规定,即便首先公司破产,国家也会安排其他公司接管保单,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会受损。
当然,这种确定活到老、领到老的类似社保一样的养老年金险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很多伪装成养老金保险的产品,这些反而是不值得购买的,我们一定要擦亮双眼。
选对产品,越早规划,越早储备,压力更小,收益更大。
存够了钱,有足够的底气,即便退休年龄延迟到80岁,又有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