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玩才是王道,快乐是核心竞争力,任何时候,人们都需要真实而纯粹的娱乐,电商行业即将迎来二次革命!
2020年,疫情原因,整个中国都在加速数字化,以往十年的变革,如今已经来到眼前。
电商行业的变革,感触最深刻,影响最直接。2020年之前的双11,用户是孤胆英雄,等待子时,夜深人静,一个人拿着手机点点点,而在2020年,双11的场景成了,看着直播,看着表演,听着段子,嗑着瓜子,买它,买它,买它,就对了!
忽然之间,购物的体验从只有结果快感,变成从过程到结果,一路欢快的全程享受;不经意间,买东西从单向空间,变成有交互、娱乐化、沉浸式的立体享受!
无娱乐,不电商,悄然之间,电商已然进入娱乐时代,电商行业迎来一场真正的娱乐革命!
娱乐时代交互为王
传统电商时代,对用户的原始设定是,来的都有欲望,来的都是想买的。这种设定下,一个流量就是一个有效用户,触达用户,就是流量赢家。
中国发展速度太快,随着互联网快速普及,流量红利,很快就见顶了。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双11的带动作用每况愈下,各平台每年新增用户数量,和实际购买力增长,越来越不成正比。
理论上,新电商“种草到拔草”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种草阶段、喜好建立阶段、产生购买意愿阶段、购后维护与转介绍阶段。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放弃追求高价格式的炫耀性消费,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快乐购物更重要。
用户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用户了,不具备必然能转化成消费的主观能动性。用户变了,电商势必得变。
从内容出发,制造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提升用户对产品的兴趣,种草之后再拔草,成为各平台全情投入的方向。有效交流,形成种草,产生粘性,成了流量的新定义。
新消费趋势之下,以往预测所谓平均可支配收入的意义,越来越小。电商要明白,用户需求的变化,让过往触达即成功的原始流量模式发生巨变,和用户加强交流,有效沟通,借助图文、视频、直播等全形式,和用户建立强连接,强认可,才能够脱颖而出。
而基于现实的考量,电商走向娱乐化也存在着内在的动力:传统模式下获客成本逐渐增加,新时代消费者更加注重体验式消费,更加注重消费背后的情感共鸣。这些都激发了电商的娱乐化转型。
娱乐电商更要“攒场”
所谓娱乐电商,就是让商家在玩中卖,让消费者在玩中买。娱乐不是一种简单的活动形式,它连接着个体的情绪与情感。从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娱乐化的,因为这是人性使然。
随着薇娅、李佳琦、刘涛、汪涵、陈赫等众多明星的加入,直播带货“这把火”越烧越旺。但是,随着各类退货、刷单等“翻车”事件增多,愈发同质化的直播内容也让消费者对于明星直播带货感到疲倦,质疑声不绝于耳。
之前我们介绍过抖音和快手在娱乐电商方面行进的大动作,而电商巨头的老手们又是怎么玩的呢?回顾2020年的“618”和“双十一”,多家电商打造购物节晚会,通过直播拉近品牌、商家、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让各位“尾款人”真正实现“边看边玩边买”。
在电商巨头的老手们看来,直播的起点和终点都应有更深层的定义,娱乐电商的交互也应发挥更大的价值。
由京东直播打造的“京东11.11直播超级夜”,在娱乐互动玩法上就做了不少精心设计。在4000多支舞台灯营造出的超燃氛围中,消费者在京东、爱奇艺、江苏卫视共同打造的“第一直播间”里欣赏表演,为自己支持的明星“打Call”助阵;同时,又能在互动环节实时跳转自己感兴趣的“第二直播间”,及时抢购特价好物。
数据显示,京东该场晚会全网累计观看超过2.2亿人次,11月11日当天前6秒京东直播带货破亿。
内容,正在成为电商直播“泛娱乐化”的“试金石”。不论是2020年“618”期间,京东直播举办的“硬核前浪演唱会”、线上“草莓音乐节”,还是“京东11.11直播超级夜”,为了让电商直播的“起点”不只有卖货,京东走出了关键一步。做娱乐电商不止为了卖货,更在于“攒场”
网友小陈观看了某平台“双11”带货直播后,在社交平台上打出了这一串文字:“所有主播都在痛陈自己和商家battle低价过程中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难’,真假难辨,实在无聊!”
“今年可谓是电商直播爆发元年,更多平台只是把直播当成一种带货工具。但是,电商直播如果只做促销场,只会带来泡沫,并不长久。”京东零售集团内容生态负责人张国伟表示。相较于“促销场”,京东更愿意把电商直播定位为一个全新的“营销场”。希望通过直播打造的“营销场”,给品牌和商家提供用户拉新、促活、留存、促成交的全链路服务。
“在这个渠道上,你可以去带货,可以做清仓,也可以做新品发布,你甚至可以基于用户的需求做反向定制”张国伟说。不止是京东,之前我们文中提到的淘宝年货节我们也看到了,在这些电商巨头老手们的动作上,有对于行业规范及长远发展的独到意见。
电商直播行业如何打破固有“套路”?做好内容,让娱乐交互发挥更大优势或许可以开辟电商直播发展的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