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基哥
基金经理是个“大浪淘沙”的高淘汰率职业,这种淘汰的惨烈程度有多惊人?
目前市场上共计2402位基金经理,任职时间少于3年的有1108位,占比约一半;任职年限9年以上的基金经理只有83位,占比不到4%;任职时间超过13年的仅有33位,占比仅约1%!(数据来源:Wind)
这稀缺的1%中,就包含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富国基金朱少醒(累计任职时间>15年)、中欧基金曹名长(累计任职时间>14年)、周蔚文(累计任职时间>13年)、兴证全球董承非(累计任职时间>14年)等。
所以,想要成为公募大佬似乎不难:
穿越2-3个市场牛熊周期,并且长期年化收益率保持在15%-20%或更高,就可以成为那十分稀缺的1%。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又谈何容易?
基金经理必须耐得住熊市的寂寞,控制得了回撤;也要受得住牛市的诱惑、市场的浮躁,十几年如一日对自身投资体系不断梳理和完善。
铅华褪尽见本色,大浪淘沙始见金——市场大浪为我们遴选出的长期绩优基金经理,真实不虚的集中在1%稀缺度中。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1%稀缺度中一位极度低调的投资大佬:融通基金的邹曦。
稀缺、低调的投资老将
邹曦,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是累计任职时间长达13年的投资老将,是融通基金权益投资的领军人,他的代表作是融通行业景气(161606)。
自2012年7月任职融通行业景气以来,邹曦用8.5年时间给投资者创造了362.63%的累计回报(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仅为95.95%),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9.57%。
与很多明星基金经理相比,邹曦显得相当低调。有基民甚至说:邹曦管的产品,比管产品的人更出名。
此言非虚。以融通行业景气为例,这是只“四料五星”的超级明星产品:
晨星中国3年期评级5星+银河证券3年期/5年期评级5星+招商证券3年期/5年期评级5星+海通证券3年期/5年期/10年期评级5星。
融通行业景气的业绩近2年、近3年、近5年都在同类排名前5的位置:
同类基金指偏股型基金(股票上限95%)(A类)
邹曦在2020年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基金业英华奖”三年期股票投资最佳基金经理——仅20位基金经理获评此荣誉。
基金行业本就是一个名利场,邹曦低调的风格与他的职业专注点有关,他认为“做这一行要抛开杂念,想多了就会特别累,我只思考事情做得对不对,不想后面带来的结果。人只有精力放在正确的事情上,才会觉得轻松。”
而这个正确的事情,就是不断提升和完善投资体系。
2001年,邹曦从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毕业后,加入了尚处于筹备期的融通基金。至今20年,从未跳槽,可见是个长情的人。
“十年磨一剑”,是人们描述专注程度时喜欢用的一句话,但对于邹曦的投资经历和专注程度,则可以用“二十年磨一剑”来总结:2021年是邹曦在融通基金的第20个年头,当初那位从五道口初出茅庐的青年,已是历经多轮牛熊之后,将自身投资体系淬炼日蓁完善的投资老将。
低回撤与高仓位的完美融合
邹曦有着出色的组合管理能力,表现在产品数据上,就是低回撤、低换手、高仓位集中持股、业绩稳健、净值不断创新高。
特别的,邹曦的组合管理偏向于注重绝对收益,是一种风格中性的管理模式,这给持有人带来了极好的投资体验。
先看低回撤:2018年是检验基金经理控制回撤能力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里,沪指最大回撤达到-30.24%,年度跌幅-24.59%。沪深300指数、创业板指数的最大回撤、年度跌幅均超过沪指。
而邹曦管理的融通行业景气2018年度的收益回报与回撤均优于三大指数:2018年最大回撤为-21.43%,年度回报-13.83%。
2018年度融通行业景气与三大指数涨跌幅对比
投资结果是投资逻辑的变现。
邹曦“回撤相对较小、不断创新高”这种特点,隐含在他的投资逻辑里:
1)更注重绝对收益,从产业趋势的角度寻找标的,力求让组合不断创新高。所以即便大盘下跌,邹曦的持仓因为有自己的价值中枢,跌到一定幅度就会往回走,波动相对比较小。
2)做好风格中性的组合管理。A股市场经常出现风格轮动,假如全压在一个方向上,即便长期能够创新高,但短期有可能会导致净值的波动比较大,但是如果做好了风格中性,当一种风格往下跌的时候,另一种风格,基于长期产业趋势的考量,可能会涨的比较多,就会有效平抑组合向下的波动。
邹曦历来的持仓集中度都相当高,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占基金净值比都在70%以上:
这种高度集中的持仓意味着基金经理一般不做仓位选择。
事实上,除非出现极值风险,邹曦一般情况下都是满仓,因为根据他的产业趋势投资理论,市场上能够找到足够多的获取绝对收益的标的,没有必要拿现金。
在邹曦看来,高仓位与风格中性并不矛盾,因为他的均衡体现在板块风格上,但是在板块当中,行业和个股会相对比较集中,所以他的持仓个股和行业数量相对较少,一般可能十余只个股,规模较大的产品可能二十只左右,很少超过二十只。
另外,如果不考虑大量机构申购导致规模增长所必须的配置,邹曦所管理产品的换手率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1/4-1/5。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邹曦从来就是“看准了就集中持有,买了就不太动,投资风格不漂移”。
令人惊叹的是:“高仓位集中持股+低回撤”,这两个看似难以并行的管理要素,在邹曦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这体现了邹曦“艺高人胆大”的大佬气质,也值得我们深入了解他的投资方法论。
产业趋势投资方法论
与其它1%稀缺度的基金经理相比,邹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有着市场“独一份”的投资体系,这就是“产业趋势投资”。
产业趋势是指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变化,包括技术进步、社会体系变革、经济体制改革等。
产业趋势投资的价值研判,则是指引领或顺应产业趋势的企业,不管宏观经济和股市环境如何变化,其内含价值都在持续提升,其股票具有绝对投资价值。
邹曦的方法论中,产业趋势是长变量和慢变量的综合,产业趋势比周期景气的波动更持续,更能准确地把握。他认为,产业趋势投资重视中观研究,即在驱动力相同的行业群体中,依据共性因素进行比较,发掘具有投资价值的产业趋势,而非强求全市场通用的行业比较标准。
产业趋势投资的具体分析方法包括几个要点:
第一,产业趋势对股价的影响,可以从确定性、强度和持续性等角度进行分析。在确定性方面,产业趋势要存在对中长期逻辑确定的可验证因素,否则容易陷入概念炒作;在强度方面,对基本面的改变程度决定了产业趋势推动股价的力度;在持续性方面,产业趋势持续存在则上涨行情往往能持续。
第二,产业趋势的确认主要包括盈利增长预期和事件驱动两方面。如果事件驱动能够得到盈利增长预期的支持,则产业趋势的确定性和推动力度将较强。一般而言,产业趋势会按以下过程进行确认:趋势逻辑显现——经营数据增长——盈利加速增长,至少要进入经营数据增长阶段才能有效确认产业趋势。
第三,产业趋势的辨识度对行情的涨幅有重大影响。辨识度高、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产业趋势,行情上涨幅度或更大,蔓延范围或更广。
邹曦也将产业趋势投资的原则总结为六个字:
无结构,不投资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找到结构性的产业趋势,他的投资不会轻易介入。
我们前面说过,投资结果无非是投资逻辑的变现,而“产业趋势投资”就是邹曦独特的投资视角和投资逻辑出发点,这种投资方法论的价值,就在于它在长期的投资实践中,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其中,融通领先成长当前由邹曦、何龙共同管理
值得珍惜的基金份额
作为市场上极度稀缺的长期绩优基金经理,邹曦目前的管理规模约为150亿左右,相对于其管理能力而言,显得偏低,这多少与他低调的从业风格有关。
邹曦对管理规模的看法是,自己比较舒适的管理资产规模大概是300亿左右,虽然超过300亿“也能做,但认为没有必要”。他也喜欢把自己的工资、奖金,扣除了生活费之后,基本都放在自己的产品上。
基哥认为:目前市场上相当多的明星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过了500亿,千亿基金经理也渐次出现。但就像巴顿·比格斯所说“规模是业绩的敌人”,我们更应该关注基金经理有效管理的容量边界。
类似邹曦这样长期回报率极佳的基金经理,其有效管理容量边界之内的份额,更值得珍惜。
由邹曦管理的融通产业趋势精选2年封闭运作混合(代码:011011)将于2021年2月25日发行,这是体验邹曦“产业趋势投资”的好机会:
①产业趋势投资的精髓在于长期持有获取超额回报,2年期封闭可以保证基金经理投资逻辑的实现,也可以避免投资者频繁交易、追涨杀跌;
②产业趋势投资是偏绝对收益的策略,它把握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些结构性的变化,这样更容易避开周期波动,达到穿越周期、跨越牛熊的效果。
这个产品适合追求中长期回报,同时对回撤控制有一定要求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