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派能科技的上市,储能板块的关注度大幅提高。就在上周,青海省出台了《关于印发支持储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明确了储能的补贴,预计后续大概率要开始推广。《通知》的核心内容是:
新建新能源发电项目储能容量不低于装机容量10%,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对于在2021年和2022年投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自发自储设施所发售电量给予度电补贴0.1元,对使用本省产储能电池60%以上的项目,再增加每千瓦时0.05元补贴,补贴时限暂定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之前AM君看过一个数据,配储能的光伏电站度电成本要高0.1-0.15元,一旦储能有了0.1元的补贴,相当于配置了储能的光伏电站和不配置储能的光伏电站成本基本持平。既然如此,何不增配储能?还能优先并网,真香!
AM君在之前的周报、日报中反复提到过储能这一赛道,只不过没有详细的分析给大家,今天便把这一作业补齐!
首先,有的朋友可能对储能并不了解。为什么要有储能这个东西?因为,假如普通的光伏电站不安装储能逆变器,那么,它会遵循日照的规律,上午多发电,晚上几乎不发电。但是,我们用电可是多数用在晚上啊!这就造成了供需的错配。
而安装了储能后,白天发的电用不完,没问题!储能存起来,晚上再用!更重要的是,没有安装储能的情况下,并网到电网,波动性大,对电网也有影响。现在有了储能,电网也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还有一点,中午用电低峰期,电价低,而晚上用电高峰期,电价高,那么储能之后我便可以实现多发电并网,而且能够在电价高时卖给电站!
这么好的东西,之前却一直规模不大!2015年储能累计装机量0.2GW,主要受制于储能的成本。而2019这一数据增长至1.8GW,增幅达9倍。2021年以后,储能更是要进入了爆发的前夕!
根据国家目标,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所以,发展光伏和风电是大趋势。储能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减少弃光,所以如果没有弃光,配置储能就是徒增成本,但进入十四五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提升,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电能质量和稳定性造成冲击,于是各地便推行风光强配储能的政策。
储能之所以被大家看重,还是因为它是一个千亿级别的赛道!根据国网能源研究院预测,预计2050年全球新能源装机将达17600GW,参考已公布的示范项目的储能10-20%配比,预计至2050年全球发电侧累计需求在千Gwh级别,从量级来看,丝毫不逊于新能源车电池市场,要知道,去年全球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装机量是137GWh!
假设2025年国内用户侧、发电侧、电网侧、5G领域与国外用户侧对应的储能需求约为110Gwh,若在此期间内储能成本进一步下降,预计更多需求将被激发,需求增加对市场空间的影响可能会远超价格下降,届时市场规模有可能接近2000亿元!
这2000亿算下来是整个链条的规模,而储能产业链里主要可以分为电池、逆变器、系统集成、系统安装、运营这几个环节。电池供应商供应电池pack,逆变器供应商供应PCS,集成商再购入EMS构成储能系统,交付给安装商安装,运营商负责运营。
而这个链条中,电池pack与逆变器的价值量占比较高,分别约为60%与20%,所以市场对这两个环节的炒作情有独钟。目前1Wh 电池的价格在1-1.5元,逆变器的价格在0.15-0.3元左右,能量管理系统和其他在0.4-0.5元左右,总的投资金额在1.5-2.3元/wh之间。2025年当年电池和逆变器对应市场空间约为927亿元、309亿元。
目前,储能的核心战场还是海外端。从海外户用储能系统的售价来看,2017-2020年整体价格趋势比较平稳,价格段维持在500-700美元/度,相当于3.5-4元/左右,是海外大型项目价格的2倍,国内大型项目的3倍。
按照2020年全球户用+小型分布式光伏装机25GW,1户按10KW测算,对应250万户。估算20年户用储能装机在4-5GWh左右,按照单户配20kwh电,对应20万户,相当于8%的家庭安装光伏的同时安装了储能设备。这个数据与光伏户用安装商sunrun在公开资料表示的5%的户用光伏客户安装了储能数据是匹配的,但是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按照25年全球光伏装机300GW,户用+小型分布式光伏80GW测算,对应光伏一年安装用户800万户,如果储能渗透率做到30%,对应240万户安装,单户配20kwh电对应装机规模在48GWh,相当于目前体量的10倍。如果再考虑光伏户用存量市场的安装储能空间,对应的装机规模会更大。
如果按照全球19年用电量27万亿度电,假设按照居民用电占用电量比20%测算,全球1年居民用电估计在5万亿度左右,如果有20%的家庭选择储能,对应储能电池的累计需求量在1000GWh!这可能就是储能上市公司被炒作的重要原因!但是,AM君也提醒大家,储能必然是未来的产业,很可能业绩会连续性爆发!因此我们在讨论时,可以不那么关注估值问题。
储能相关上市公司一览:
派能科技:预估净利润2021年约7亿,2022年11亿左右,到了2025年,按照储能行业150GWh,户用与小型分布式储能约48GWh,市占率16%对应8GW,单Wh按照0.3-0.35元利润测算,对应24-28亿利润。
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从光伏逆变器到储能逆变器再到储能系统,光伏逆变器市场空间约750亿市场规模,储能系统2000亿,而2030年测算市场空间可以达到在1万亿!初步估计阳光电源2021年30亿利润、2025年90-100亿利润。固德威预计2020年3亿,2021年6亿,2025年20-25亿利润。
电池环节:宁德时代、ATL、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公司。比亚迪在海外深耕多年有一定的渠道优势,其他公司主要通过给合作伙伴供电芯进入户用市场,没有渠道优势,盈利溢价有限。宁德时代按2025年动力电池行业1000-1200GWh,预计市占率30%左右出货300-400GWh,对应300-400亿利润,储能合计出货50GWh,对应50-60亿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