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将月入10000的你资本化,你的合理市值是多少→→→浅论估值

  周末翻了翻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几本书,

  这是官方教材,代表着官方对于证券资本市场的看法,里边提到证券行业的主要作用是这样说的:

  ①通过为企业发展筹集巨额资金进行资源分配;

  ②促进众多公司以重组方式发展壮大;

  ③提供了不同的投资工具,有助于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④为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提供了一个新渠道。

  所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际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

  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过更好的金融服务,就是要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分配效率。

  总之,首当其冲的就是,证券业分配巨额资金服务实体经济。

  这是官方定义,与价值投资最重要的一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也是血脉相通的。

  只有公司本身代表的商业价值才值得我们投资,

  股票只是把这个商业价值分解成了很多细小的部分。

  我们投资股票,买的就是这一份一份细小的商业价值。

  这就很好理解了,

  为什么我们应该买好公司,买不停创造价值的公司,

  因为,这是股票市场存在的本质;除此以外,都是虚无。

  公司有公司的价值,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

  我们作为一个自然人,我们作为一个打工社畜,把我们个人资本化以后,我们的价值是多少?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如果此刻的你,假设月收入税后10000元,你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用价值投资估值的方法来推算,你的这份工作价值几个?

  这其实是价值投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就是怎么估值。

  巴菲特老爷子说,

  如果我要在大学教授投资,我认为只需要开两门课,一门是如何给企业估值,一门是如何面对市场波动。

  今天标叔用自己理解的估值方法来给你一个参考答案。

  首先要声明,估值是一门艺术,不会有精确的数字,

  我们采取的也是毛估估的模糊算法,只能确认一个合理的、大致的范围。

  投资先哲们早就有过类似的话:

  模糊的正确比精确的错误要好。

  从资本的角度来说,

  来自不同行业的资本,总是具有一种天然的寻找公平的本能。

  投资于股市的资本也是资本。

  既然是资本,就具有资本的一切属性。

  当它在股市里的收益率低于社会上的资本时,

  股市的资本就会流出股市,这个时候的股市当然就表现得低落、不振。

  而当股市里的收益率高于社会上的资本时,

  社会资本便会向着股市的方向蜂拥而入,这个时候的股市当然就会表现得喧嚷、高涨。

  那么这种资本的流入或流出,什么时候会结束呢?

  当股市内外的资本收益率完全一致的时候。

  全社会的资本收益率是什么呢?

  就是利率。

  具体说点,就是银行利率。

  也就是说,从总体上、长周期上看,

  股市的收益率和银行的利率水平在理论上应是相等的。

  当股市收益高的时候,资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涌入股市;当银行收益高的时候,资本就自然涌入大众最为接受、最没有门槛的银行。

  这是一个相对简化的资产流动原理模型。

  这一点很重要,这是我们对股市进行估值的基础。

  前面说了这么多作为序曲,就是想强调在小组的投资估值体系中,

  只有把股票买卖当做服务实业的投资行为,股市的价值、股票的价格我们才能有估值的基础。

  而那些偏执的、狂热的、不理性的资金和情绪,是我们所无法计算的;

  牛顿说:

  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的疯狂。

  这也是股市经常在乐观狂热和悲观死寂的两极中徘徊的原因。

  这些偏执的、狂热的、不理性的资金和情绪,

  导致股市产生了一个钟摆效应,简单的说:

  股票市场的总是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乐观狂热的时候会让估值远远超过其合理价值,悲观死寂的时候会让估值远远低于其合理价值。

  所以,这个合理价值是多少,就是值得我们花最多精力和时间的地方。

  说回来我们的工作,工作是我们普通人的一项重要的资产,

  站在今日此刻,

  我们从这其中得到的收益包括两部分,①之前的工作积蓄;②工作的未来潜在收益;

  简单的来说,

  工作价值=之前的工作积蓄①+未来的潜在收益②。

  之前的工作积蓄是明确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暂不考虑;

  那么未来的潜在收益呢?

  我们提出的公式是:

  年薪A÷利率B=工作价值X

  这个公式可以简单理解为:

  ①你有一个工作,价值为X;

  ②每年给你税后薪资是A;

  如果我们把你的工作理解为存在银行的资产X,每年给你的税后薪资相当于是给你的利息A,你能拿到A正是来自:

  X*B=A

  这其中年薪是明确的,这里我们以税后月薪1万、年薪12万作为假设条件;

  那么请你设想一下,利率B是多少?

  利率只有两个字,却是个复杂的问题,

  跟银行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

  零存整取和定活两便有区别,1年期和5年期利率区别很大,贷款和存款区别很大,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区别很大。

  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估算采用的是权益法还是成本法,也会对估算的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所以,跟股票的估算一样,这是一个大致的范围。

  再次强调,任何资产的计算,都是一种估算。

  买的人天然倾向于低估;持有人天然倾向于高估。

  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年薪是固定的,只是因为保守或是激进,在利率的选择上会略有不同。

  标叔在做测算的时候,

  选取的利率是一个综合后的取值,

  (1年期贷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2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的贷款利率规定,

  (1年期贷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2=(1.75%+4.35%)÷2=3.05%

  那么,A是120000元,B3.05%,工作价值的结果就来了:

  X=A÷B=12000÷3.05%=393.4万元

  当然,

  考虑到乐观和悲观两种极端,我们大致可以推导出这份工作的合理价值区间是:

  A÷1.75%>X>A÷4.35%

  也就是你税后年薪12万的的工作价值大约在275.9万到685.7万之间。

  高于685.7万,就是我们认为的高估;

  低于275.9万,就是我们认为的低估。

  请注意,这只是合理的价值区间,

  如果我们把自己看做一个上市公司,

  公司市值也就是我们推算的工作的价值会有极端的乐观狂热的时候,也会有极端的悲观死寂的时候;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心里有数,作为投资者,

  高于685.7万,高估的时候应该舍得逐步减仓;低于275.9万,低估的时候应该用于逐步加仓。

  这个计算过程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另外一个估值公式ROE?

  是的,

  利率就可以理解为净资产收益率,

  你的税后年收入可以理解为你工作带来的净资产收益。

  275.9万到685.7万这个数字范围,

  我们做估算的时候,没有详细考虑你之前的积蓄,没有考虑你未来的工资增长,没有考虑你未来的工作年限,没有考虑你所处的行业等等,只是一个估算;

  但巧合的是,

  这个范围与我们通常的工作年限所带来的工资收益(考虑到后续的薪资增长和通胀),比如20-30年,大致是符合的。

  这是一个保守的、但是相对合理的范围,

  你一辈子的工作价值差不多就是这样。

  还是那句话,

  “模糊的正确比精确的错误要好”。

  顺便说一句,

  市面上估值还有几个主要的方法:

  ①从盈利端出发,市盈率PE;

  ②从资产端出发,市净率PB;

  ③“股息率+利率”估值法,上文提到的正是这一种;

  ④考虑成长性的PEG(市盈率相对于净利润增长率的比率)。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本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去研究一下。

  那么,按照这样一个估值模型,

  一个年利润10亿的企业,

  其合理价值区间是多少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126242867.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