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2021年起,奉劝这个方向都要重仓!

  近段时间投资市场行情一般,心情有点复杂。上来给大家唠嗑唠嗑,有些话憋在心里挺久了。

  我们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往近的说,让财富对抗通胀,能在忙碌工作之外获得额外收入。

  往远的说,实现大家心中一个共同的目标,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之后,我们不用为买房买车发愁,可以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不用看老板脸色,仰人鼻息、听人耳目,不用为买东西货比三家。。。

  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有钱的感觉太好了....

  因此我们努力赚钱,在资本市场上摸爬滚打,练就十八般武艺,精于各种“赚钱”手艺。

  但是,回到我们最初的目的,如果投资影响到了你的生活,账户的波动让你茶饭不思、睡觉转辗反侧。

  亦或者,因为投资欲望膨胀,全然不顾家人的生活质量,想方设法收缩开支,甚至撬动杠杆把来扩大自己的资金池。

  这样的投资,显然违背了初心,无疑是携炸弹在钢丝绳上裸奔。当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合并来袭时,留给你的只有无尽的悔意和泪水。

  ▲

  投资5年,亏掉了所有收益

  这事发生在一个投资五年的朋友身上,15年刚入市那会就把家里资助买房的20万块全加仓了。他很自律,无论多晚都会复盘做笔记,5年的坚持做到了年化近20%的收益,经常见面显摆。

  两个月前,熬夜复盘时突发心肌梗塞,摔倒在地,幸好被妻子及时发现,送进了ICU,前前后后花掉了50多万。

  出院后,他的一句话让我深受感触:辛苦5年投资赚的钱全送给了医院。

  大家通常喜欢拿年化收益率来谈论投资的成败,那我简单的计算一下这笔帐:

  朋友本金为20万元,年化收益算20%。

  本次医疗开销约为50万(忽略工作收入损失等因素)

  第一年收益为24-20=4万,此后随着年化20%复利不断提升。

  可以直观看出,5年内任何时间生一场这样的大病,收益都为负数。即使持续复利到第5年,本金加上收益也才勉强持平。

  管理学上有一著名的木桶原理:木桶盛水的多少,由短板决定。

  投资也是如此,平常炒股搞得风生水起,却忽视了潜在的风险短板,一旦风险暴露出来,再多的财富也会毁于一旦。

  大部分人并非天生富贵人家,可支配的资金本就很有限。在财富积累的黄金时间没有做好风控,等到人至中年,身体状况、职场前景都在走下坡路,跌倒了就很难再次翻身。

  最好的投资不是险中求胜,而是学会攻守兼备,确保任何时间节点都能打又能抗。

  因此今天再一次很认真的劝大家:一定要做好托底的最基础保障,避免现金流变为负数。

  说到保险,有些人嘴上可能会“呵呵”,心里甚至会“呵呵呵呵”,其实我们对于一些事物的“偏见”源于我们对其了解的不够全面。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用投资的眼光看待保险这件事就通透很多。

  这张图是保险和投资的价值变动对比,保险的价值随着通胀的原因不断下降。而投资的价值正好相反,投资的早期价值很低,本金少、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投资越到后期价值越高,复利积累效应越来越明显。

  也就是说保险能帮助你盯住财富积累的中短期,在财富积累最难,风险短板最明显的阶段不至于因为疾病、意外等不可控因素,导致负债累累。而投资负责盯住长线,在后期从保险手中接过棒子,帮你顺利走完余生。

  把保险和投资两者结合起来,才是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正确资产配置思路。

  ▲

  如何才能避免被坑?

  然而保险不能跟风瞎买,它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是一个需要专业知识与实操经验的领域,必须做到量身定制才行。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家年收入50万有房贷,他家年收入30万无房贷,两个家庭的保障需求就不可能一样。

  如果不了解这些,往往是钱花了一堆,最后风险也没挡住。身边出事理赔才后悔的案例,我见过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了。

  为了帮大家更好的做好家庭的规划工作,经过安全、理赔和服务各方面的排查之后,我最终选择了颠覆认知的第三方平台:

  他们会根据你的需求,纵向确定适合的保障方案;横向对比全市场的同类产品,挑选出其中性价比最高的。

  结合身体状况、收支负债能力、家庭成员组成等因素,从生活水平、风险偏好等多维度,评估家庭风险指数,科学量身打造专属保障1对1家庭保障方案。

  经过他们的规划,一个家庭每年省下 5000 元是常事,20 年就是省下 10 万元。能不香么?

  为了感谢过去的一路支持和关注,和他们沟通过后原本需要 699 元的保障规划服务,现在他们限时免费50个名额给到大家体验一次。

  平时咨询都是要收费的,希望大家抓住这波福利,不管有没有保险都可以体验!

  2021年1月31日,适应重疾旧规的最后一批产品就要下架了。这意味着针对大病理赔最有利的产品或将不复存在。错失遗憾20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119242737.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