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加仓,加仓了,必须加仓干了!

  今天是2021年的第11个交易日,上证指数重返3600点。

  经历了第一周逼空式的上涨,上周指数开始回调,尤其是上周四和周五上午,不少个股一天半时间就回调超过10%,很多人都扛不住卖在了最低点。

  有不少自认为技术分析能力很强的朋友,会认为上周五上证指数快破位了,马上就要迎接主跌浪了。

  这里我建议大家看看15年的行情,如下图所示,第一个圈上证指数跌了5.43%,第二个圈指数横盘了近3个月,第三个圈上证指数一周内下跌了10%,第四个圈上证指数下跌了6.5%。

  除了最后一个圈,上证指数距离见顶只有200点,其他任何一个圈在技术分析看来都是卖点。如果那时候的你卖了,你会错过后面一大波主升浪。

  每一次历史大顶,都是在一致中结束。可以看看15年5月时候的报道,4000点是牛市起点,6124指日可待,上证指数可破万点之类的声音充斥着市场。

  但现在呢,抱团行情已近尾声,估值已经泡沫化,美联储即将退出宽松的声音才是主流。

  很多人还会拿18年上证指数在一月的逼空行情做类比。

  但21年和18年不一样,18年是基钦周期扩张期的末期。

  基钦周期也就是库存周期,一个周期长度约为40个月。相信经历过17年市场的都知道,那一年是资源股的大年,许多产品价格达到了历史高点,诞生了方大碳素、万华化学等大牛股。

  21年,市场还在补库存,油价才回到50以上,基钦周期也未到扩张末期。

  理解不了宏观周期的也没关系,可以看看银行板块的历史PB情况。18年,银行股PB达到了1.2PB,为2015年大牛市后的最高点。

  21年,银行股PB仅有0.75倍,处在近十年的最低点。

  单从银行股的估值看,指数就很难大跌。

  此外,大家也可以看看沪港通的情况。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也就是流向港股的资金已经超过了1100亿人民币,近3个月有近一半流向港股的资金是在这半个月内完成的。

  内资加速流向港股,是因为港股实在太便宜了。我梳理了一下在A股、港股同时上市的公司情况,发现仅有1家港股比A股贵,大部分公司港股市值只有A股的一半。

  随着港股定价权从外资逐渐转变为内资,AH股溢价率会进一步缩小。

  换句话说,买有基本面、在A股港股同时上市、估值又被严重压制的港股,接下来一段时间都可以躺赢。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118242724.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