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春季行情哪些板块会有超额收益?

  盘面回顾

  周五,沪指收出低开的中阳线,技术指标看,随机指标KDJ中位区金叉,日线突破5、10日均线压制,收于20日均线附近,并站上布林线的中轨,技术上呈现反弹态势。总的来看,沪指早盘一度走低至60日均线附近得到支撑,关键时刻证券板块强势拉升,推动股指探底回升,光伏、有色、煤炭等板块大幅反弹,沪深两市涨幅达或超10%的有90余只个股,跌幅达或超10%的有20余只,市场赚钱效应增强。从股指走势的大形态上看,最近一周沪指始终是多空的反复拉锯,阴一天阳一天,下有60日均线支撑,整体保持横向波动特征。今日的成交量也没放大,下周初随着北向资金的加盟,短期股指或将尝试打破这种胶着的局面。

  政策机会

  2020年9月22日,在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论上,我国明确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到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球首次明确实现碳中和的时间点,也是迄今为止各国中作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引发广泛关注,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在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全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全面推进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构建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

  什么是“碳中和”?

  要实现碳中和,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特殊的方式去除温室气体,例如碳补偿。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第二种。

  目前,发电和工业端以及交通工具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2019年,中国煤炭消费占比57.5%,石油消费占比18.9%,天然气消费占比8.1%,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比接近85%。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以及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较高。

  因此,要实现碳中和,需要从对应的排放大户领域着手。

  第一,发电端的减碳:要减少碳排放、增加非化能源消费占比,最直接的就是强化电力生产端的减碳,包括鼓励光伏、风电、水电、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其中重点是光伏和风能,因为水电总体上开发得差不多了。

  第二,消费端的减碳:包括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推动储能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今年是5%左右)。

  第三,配套措施:包括碳捕捉、碳交易所等环节。

  碳中和概念相关细分领域如下:

  (1)光伏:①隆基股份,②通威股份,③阳光电源,④迈为科技,⑤晶澳科技,⑥福莱特;

  (2)风电:①日月股份,②东方电缆,③明阳智能,④金风科技;

  (3)特高压:①国电南端,②许继电气,③中国西电,④思源电气;

  (4)新能源车:①宁德时代,②恩捷股份,③当升科技,④璞泰来,⑤新宙邦;

  (5)充电桩:①中恒电气,②特锐德;

  (6)储能:①南都电源,②固德威,③鹏辉能源;

  (7)国六排放:①奥福环保,②艾克蓝,③龙蝠科技;

  (8)氢能:①美锦能源,②雄韬股份,③亿华通;

  (9)碳捕捉和碳交易:①远达环保,②凯美特气,③开尔新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01227242352.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