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将来的养老,光靠社保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是不够的,还需要多层次的养老体系。
目前我国养老体系有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
注意哈:纳入支柱范围的基本都是有一些税收政策优惠的。
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都是有个税优惠的,第三支柱中的税收递延养老保险也是有个税优惠的。
其实镖客觉得还有一个隐形支柱:自己投资攒养老金,不通过类似保险产品来攒养老金。
自己攒养老金是一个不太受控制的过程,过程中容易走歪。
所以养老保险产品,不管是社保还是商业养老保险,基本都是类强制储蓄产品,一般退休后才能领取。
这也是国家煞费苦心的完善三大支柱的初衷,虽然任重道远。
之前陆续介绍过基本养老保险的情况和养老保险退休后发钱的问题。
今天就不说基本养老保险了。
企业年金
,是指根据2018年2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年金办法》的规定,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企业和个人一起缴费,基金进行投资运营,合计缴费比例不超过12%。
职业年金
,是指根据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的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单位和个人一起缴费,单位8%,个人4%,基金进行投资运营。
必须要先缴纳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才能建立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
员工退休后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后,就可以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企业或职业年金。出国定居也可以一次性领取。死亡后,剩余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本质上都是属于第二支柱的补充养老保险,大面上都相同,只是适用不同性质的单位而已,具体缴费、记账和运营会有细微的不同。
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个税优惠就是: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比例的缴费,投资收益等,暂不征收个税,等退休后领取年金的时候,再缴纳个税。
本质上是税收递延,但是也会减少纳税额,因为适用的边际税率一般会低很多,后续给大家具体讲,反正税收上是比较合算。
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就是纯免个税,缴费的时候和领养老金的时候都不收,不存在递延的问题。
但是,建立企业年金的单位目前估计挺少的,这个非常考验企业的实力,一般都是国企。
职业年金就不说了,机关事业单位嘛。
镖客当年在工行的时候,交过一年多的企业年金,后来辞职后,换的工作单位就没了,账户上目前好像还有几千块钱。
大家可以检查下自己单位是否有企业年金,因为很多人不太关注这方面,说不定有意外之喜哦。
商业养老保险
第三支柱就是购买了,我国从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实施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是个人购买,每月限额内的缴费可以暂免个税,投资收益也暂不征税,领取的时候再按照规定缴纳个税的保险。
最后,大家也可以购买正常的商业养老保险,只要它的年化IRR收益率,可以接受即可。
购买正常商业养老保险其实也是个人自发的投资攒养老金,无非是买了保险产品而已。
12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按照统一规范要求,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强化商业养老保险保障功能,支持开发投保简便、交费灵活、收益稳健的养老保险,积极发展年金化领取的保险产品。针对新产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和各种灵活就业人员需要,开发合适的补充养老保险产品。
现在的就业形态在慢慢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着自由职业,没有固定的单位,也就没办法通过第二支柱-企业或职业年金来作补充养老。
虽说,即便有单位,建立企业年金的也很少。
所以,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就非常重要,国家也非常重视。
每个人其实都应该重视。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会越来越长。
即便按照现在男性最高的退休年龄60周岁来说,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2019年末已经占比18.1%。
之前老有人担心:人去世了,钱没花完。
其实更应该担心:人还活着,钱花完了。
我们想保证老年的生活质量,补充养老金非常重要。
早规划、早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