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库2020年7月5日讯 ,我们来看看年金保险和终身寿险,这两种保险基本上都是本金加上年金或收益进行复利生息。以三年期产品为例,一般情况下五年左右保单的现金价值会等于本金,也就是说5年内之内产品的现金价值会低于本金。短期内较银行产品无明显优势,但因为是复利型产品,所以在持有20年左右的时候,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优势,适合长期持有。这类产品的卖点在于持有时间越久,收益越大。可用于资本储备或定向传承。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没有什么大问题,各家保险公司都大同小异,可根据个人需求购买。
保险公司对这类产品宣称的是:只有长期持有,才会看到明显高于市场其他产品的收益。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的复利生息和分红。
但消费者应该看清目前经济的大形势:
1. 通货膨胀(钱多货少)
2. 人民币贬值(购买力下降)
按照产品的利益演示看,确实在长期持有的情况下(20-50年),收益明显高于其他类产品。但结合大经济形势来看,在未来所谓的高收益,不一定意味着财富的增值。也可能只是减缓财富缩水的速度罢了。看看这两年人民币的购买力就能明白。可能几十年后的100元还不如现在的几元也说不定。举个例子:小的时候父母为我买了3份某某公司的少儿保险。条款承诺上学以及25周岁时分别可以领回一部分本金,剩下的在60岁以后按年领取,直至终身。那天我看了一下保险合同,我60岁以后每年可以领取1800元。我想了想笑了,等我60岁的时候,估计1800元可能只够我过活几周也未尝可知。可是你别忘了,当年在买保险的时候,我父母两个人加起来的全年收入也才几千块钱而已,而且一交就是10年。
这里,说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1. 在不缺钱的情况下,钱还是花了的好,毕竟现在1万能买得起的东西未来可能就要他大几万了,看看房价就明白了;
2. 对自己未来有规划的需求,可以购买一部分作为资金储备或用来留传给后辈,但你要明白,以这种方式留下来的资本,只是变相的降低资本缩水的程度。相对于其他低风险类产品来说,算是不错的选择;
3. 考虑为自己留存一份风险保障,万一哪天破产了呢?确实可以作为自救的一种手段。
总之,保险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它只是一种规避风险和规化资本的方式。想要获得高收益,必定会伴随着高风险,无非就是投资或者投机。想要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发财的,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