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每一个人都关心的问题。分享三个小秘诀,建议你好好看完,然后仔细想想是不是这样子。
1)放弃短期收益,才能拿到更持续的收益。
这大概可以理解为:如果你理想收益率是20%,那么请降至15%。
怎么降?通过配置低风险、低收益的债券类基金去降低收益。与此同时,你也降低了风险。
一旦发生重大回撤,原本你拿的全是股票型基金,眼看着亏了30%,赶紧割血。但如果你配置了部分债基,看着账面也就亏了10%,心里感觉“似乎也还好,放着呗”。
扛过去了,你才能够真正挣到这个收益。
反人性是很难的,在心里游说自己“不要追涨杀跌”是没用的。不是每个人都是内心强大的巴菲特,最实际的办法,还是通过具体的配置,让自己去适配风险和收益。
2)适当的择时,该果断得果断。
为什么大家一想起买基金,就是“定投”?因为基金定投最简单,可以无脑操作,坚持个三年、五年、十年,绝对能拿到比银行理财好看很多的收益。
但是像2020年末的行情——
当你坐车、回家吃饭、在路边都能听到大叔大妈聊股票聊基金,瞎买都比你赚得多的时候……
当你已经看到市场情绪太火热,不断有人提醒股市风险的时候……
就应该果断一点,停止加仓,后面的钱,不赚了。
3)远离散户,靠近机构。
为什么朱少醒十年十倍基,那么少机构买?
因为回撤太大,机构资金扛不住。但只要你能扛下去,都赚得盆满钵满。永远是越稳,才越容易抓到全部收益。当我们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去下决策,你的投资体验会更好。
像大多数人那样去行动,是极小可能赚大钱的,不然现在A股已经一堆亿万富翁了。所以,如果你拿不住好基金,那上过热搜的基金经理,就别碰了。
当你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才有可能赚钱。而你现在需要做的,是审视自己的投资状态和误区,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