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百亿规模以上基金非常多,甚至有一些基金规模都超500亿,个别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规模都超千亿,很多人都说,基金规模是基金经理的最大天敌,你怎么看?
目前市场上规模最大的偏股型主动基金,为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这只基金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该基金主要投资白酒、港股和蓝筹,现规模近900亿。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该基金2020年3月时才还不到100亿,由于白酒的疯狂上涨,短短一年时间,规模就从93.34亿元做到了900亿元。今年来行情不好,持续调整下回撤也不小,900亿的规模,几乎买哪只股票都能飞起来,卖哪只股票都会搞几个跌停,能交易的股票屈指可数,想想都知道调仓难度有多大。
今年中小创股票表现相对较好,一些持仓相关股票的小规模基金涨势较好,成为今年的热门基金。比如刘畅畅所管理的华安文体华安文体健康混合,今年来收益率已经近100%了。但是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该基金经理虽和另一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年多,但单独管理仅178天,也就是说两个季度。该基金规模一直是1个多亿,近一个季度直接变为41.89亿。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下个季度规模会变成多少,基金经理风格是否会因规模发生变化,中小盘行情过后是否还能保持同等收益等。
基金经理都要经历新人期,基金规模都是从小做大,这是基金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一名基金经理能否适应基金规模的激增,甚至同时管理几只超百亿的基金,最终穿越牛熊保持稳定收益呢?这才是一个分水岭,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终极考题。
对于基金规模大小你怎么看,对于百亿以上规模的基金和基金经理,你认为潜力会比一些小规模基金好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