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现在的芯片还值得买吗

芯片可以说是电子产品的大脑,人们日常用的手机、电脑、汽车、电视这些都依赖于芯片,很多手机品牌差不多每年甚至隔几个月都会发布一个新机型,这些机型之所以性能优于旧的,都要归功于芯片的更新换代,4G到5G也依赖于芯片性能的提升。从这一点来说,芯片可以说是电子产品当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部件。

从去年开始,全球5G更新换代,芯片关注度也跟着提升了一个档次,A股市场芯片行业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很多主流芯片指数近一年涨幅都达到了100%以上(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6/17)。美股市场有一个费城半导体指数,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全球半导体芯片行业景气度的指标。尽管因为疫情关系有所回调,但从这个指数近期表现来看,全球芯片行业仍处在景气度上行周期。

01

芯片、集成电路、半导体

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三者究竟有何区别?

半导体

半导体是一种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应用范围主要是除了芯片以外,还有光伏发电、LED灯等等,但整个芯片行业对于半导体的需求比较强,要求比较高,所以大家最近提到芯片行业总离不开半导体产业,大家默认最近听到半导体产业其实也是在指代整个芯片行业。

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路集合,它是制作芯片的中间品。从半导体材料到集成电路中间品,芯片是最终的成品。

芯片

芯片的定义是有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或单一类型的集成电路最后形成的一个产品,最终构成一个芯片。

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来形容三者的区别:半导体好比制作纸的一些纤维,其实是原材料;集成电路是通过纤维做成的纸张;芯片就是通过纸张最后变成了一本书或本子。

2

为什么制造芯片比核弹还难?

从芯片的核心产业链来看,主要包含——1.芯片设计;2.芯片制造;3.芯片封装和测试这三个部分,此外还有一些支撑产业链,如芯片设计要用到EDA设计软件,芯片制造时要涉及到芯片上游材料,包括制造芯片的设备,这些构成了芯片行业的支撑产业链。

总的来说,芯片有芯片设计、材料、设备、芯片制造、芯片封装测试,这些是芯片行业产业链的构成。芯片应用领域,像计算机、通信、汽车、电子等等,构成芯片下游应用领域。

在芯片制造过程中,最主要的核心设备,像薄膜成机设备、光刻机等加起来占到整个设备投资比较大的比重。

3

芯片国产替代为何刻不容缓?

当前中国半导体及制造设备都是比较依赖于进口,这也是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所在。从芯片设备进口情况来看,呈现每年增加的态势。

每年进口芯片金额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远超于原油进口额。

芯片设备是芯片产业链中最核心的生产技术,壁垒高。虽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芯片设备市场,仅次于韩国,下游市场对芯片设备需求也极度旺盛,但是国产设备的自给率程度却很低。2018年我国芯片设备进口金额为112.3亿美元,国产设备产值15.9亿美元,自给率仅为12%(数据来源:海关总署)。目前大多数核心设备都被国际巨头垄断,但在一些细分市场国产设备厂商已经取得突破。

芯片制造很多环节中涉及大概十几道工序,都会对应相应芯片制造设备,其国产化程度基本上都是在10%-20%之间,所以目前整个芯片设备国产率特别低。随着芯片产业不断深化,目前芯片行业分工逐步精细化(数据来源:WIND、SEMI、西南证券)。

从芯片原材料角度看,自主化程度比较低。半导体核心材料主要供应商都是海外,而且都是被海外垄断的。特别是去年开始,整个国家政策的支持,包括像大基金、晶圆厂向中国转移的行业大的趋势,使得目前整个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市场规模及技术水平也实现了比较大的发展。所以可以看到半导体材料相关的有很多在第一梯队,也有一些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总的来说,虽然目前整体自主化程度比较低,但自主研发势头是向好的。

目前我国最大的优势就是强需求。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在需求的支撑下,芯片的投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尤其是在中美关系大背景下,芯片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全球芯片产业正在向中国进行加速的转移,中国的芯片呈现更快的发展趋势。目前国内现状就是人才引进+资金投入,也有越来越多各领域的龙头公司在不断地涌现。

4

芯片行业未来投资前景如何?

最近芯片行业回调比较大,未来芯片行业前景怎么样?

芯片行业基本面趋势向好

美国芯片公司面向的是全球芯片市场,全球芯片市场增速是放缓的。中国芯片公司面向的主要是国产化替代驱动的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

从1998年到今年,在过去二十年整个芯片行业周期发展,其实都是伴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如1998-2000年手机的普及;2013-2014年是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消费电子需求增加,使得芯片周期向上;2017-2018年,也是目前所处的周期,AI、5G、芯片、汽车电子、物联网这些新兴事物的兴起,带动了芯片行业景气度的上行。

从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月度增速看,2020年2月增速已经回到正增长,达到5%。受到疫情影响,可能回暖速度放缓,但趋势不变。 预计从 2020 年开始,全球芯片进入下一个周期的向上期。

从芯片细分板块来看,如封装测试、设备厂商、材料板块、制造板块等等,这些芯片制造细分领域,从A股上市公司一季度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基本面趋势向好的,部分上市公司净利润甚至增长1000%以上。

从芯片ETF(159995)跟踪的国证芯片指数前十大成分股来看,归母净利润增长今年一季度有明显的提升。

政策大力支持,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由于集成电路产业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大陆2000年之后出台一系列产业政策,芯片行业正在政策推动下全面加速发展,芯片产业已形成国内各行业最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2018年中兴通讯、华为事件之后,国产化替代进度加速。

总的来说,未来中国芯片产业可能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业的萌芽,即参与全球分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富士康就是全球分工的结果;目前是在政府扶持阶段,就是政府扶持产业升级,缩短与整个世界先进水平的产生;之后跻身到世界先进水平,会有民间资本的进入,促使整个国内芯片产业有自发的成长。

所以在政策大力推动下,芯片产业其实有一个特别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整个国内芯片行业市场化发展程度有特别大的提升空间。

在政策大力推动过程中,华为事件是整个芯片国产化的拐点,加速了整个进程。自2018年底以来,华为公司持续受到美国不公正的制裁,包括高通、英特尔这些公司都被要求禁止向华为出货,暂停与华为的一些业务往来,使得我们国产替代刻不容缓。

5G建设带来新增量

除了基本面和国产替代两个因素以外,另外就是5G建设带来增量需求也是利好整个芯片行业的,包括5G的基站建设,5G手机更新换代等都会拉动芯片行业需求。

在通信技术4G向5G变化过程中,都会迎来半导体产业向上发展。每一次从2G到3G到4G,5G,也会跟随手机换机潮。手机里面最核心的部件是芯片,像华为的麒麟,苹果A11、A12,是手机里核心的部件。5G基站里也涉及到很多芯片的需求,除了5G基站建设本身依赖于芯片的供给,5G建设完之后,整个下游的应用,包括5G手机,以及物联网、自动驾驶等,都会有一个特别大的芯片升级换代。可以看到今年以来1月份到4月份5G手机的出货量有显著的增加,都会带来芯片行业需求的提振,是利好整个芯片行业的。

05

震荡行情下,如何选择有效的投资策略?

如何看待芯片行业回调

在投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市场行情较好的时候,估值高的有时候涨得比较好,估值低的不一定有表现。那么估值是不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如果片面注重估值单一指标,其实可能会错失整个新兴行业的投资机会,用估值结合板块业绩增长或整个行业景气度来看可能会更加合理一点。

无论是美股也好还是A股,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个是疫情的反复,另外是市场对经济复苏的预期影响到整个市场风险偏好。目前市场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使得整个A股市场还是以震荡为主。传导到芯片行业,最近芯片基本从今年2月份比较高的位置回调下来之后,一直处于比较震荡的区间里。

芯片行业的短期回调,对于准备上车或准备做分批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今年这波芯片行业的回调使得估值消化比较充分。

当前,整个芯片行业估值应该是在中位数偏高的位置,估值风险比年初要下降很多。

但长期来看,芯片是目前A股市场上的核心资产之一,发展趋势值得看好。芯片类的上市公司具有特别大的成长空间,包括国产替代的政策支持,整个行业竞争格局至少值得期待。从长期投资角度来看,站在目前时点上,芯片是有比较不错的投资机遇。国产替代空间比较大,像5G基站、5G手机等围绕5G经济带来的增量需求,还有芯片行业本身的高成长、高景气,这些构成了当前芯片行业投资逻辑。

5G、芯片有何区别?

5G和芯片是有交集的,因为5G基站建设里也有一块芯片股在里面。但5G和芯片是两个概念,芯片是一个行业指数,是电子行业下面的一个细分领域;5G是主题ETF,跨了很多行业,如通信、计算机、电子、传媒等。总体而言,芯片弹性会更大一点。

哪些策略可以优化?

在震荡行情里,或担心买了之后遭遇回调,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优化?

指数定投

定投本质就是在市场震荡或下跌时以比较低的成本来获取一个筹码,一旦市场开始反弹,立马能够获取收益,帮助大家解决择时难题。

如果投资者看好芯片行业,并在今年开始定投,会发现一开始确实是亏损的,但至少定投在市场不断下跌时,能够以更低的筹码去稀释掉或均摊成本。如果震荡时间越久,积累的均摊平均成本可能就越低。

网格策略

对于行业指数,大家也可以通过网格法策略。网格法比较适合震荡市,比如最近震荡了两三个月,大家不妨以过去60天的平均价格作为参考,把这个钱分成五份,每次向下跌5%时买入一份,如果涨5%,就把之前买的卖掉。通过在网格不停的波段里去做交易。

轮动策略

目前市场上ETF越来越多,包括商品、债券、跨境ETF等等,里面涵盖了各个行业、各个主题,大家可以运用ETF来捕捉行业和主题的投资风口。可以说,ETF只是工具,而策略才是核心。

举例来说,在轮动策略下,每天收盘后观察一下如上证50指数、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和国证芯片指数,过去20个交易日哪个指数涨得好,在下一个交易日选择切换成该指数,如果三个指数都是下跌,就空仓。通过这种方式做一组数据测算,从2013年初开始到2016年6月份,发现特别是在一些单边趋势行情里,这种策略还是比较有效的。

分年度来看,各有利弊,在2015年单边趋势行情里,轮动策略会比较有效。2019年轮动策略也有一个比较不错的表现,但是在震荡行情里,如2016、2017、2018年,轮动策略效果表现一般,所以对于使用轮动策略,如果长期坚持投资胜率还是比较大的,如果短期来做,还是要衡量整个市场的具体行情来定。

核心+卫星策略

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比较适用的策略就是核心+卫星。在长期配置和短期热点之间做一个平衡,核心就是配置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之前提到的创蓝筹指数也是一个在创业板里筛选蓝筹风格的宽基指数。

如果一位投资者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线是科技创新,考虑做以下的中长期配置,一方面收益有可能超过单独持有宽基指数;另一方面也降低组合波动,适时把握行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绿芽苏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jinrong/20200620240016.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