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揭秘A股的两个真相!

  股市上素来有“一赢二平七亏”的说法,主要是股市上诱惑虽多,但真正要做到赚钱实在太难了。

  就像当下的行情,明明是牛市,很多人却亏的惨不忍睹。主要是散户思维在作怪,很多人要么喜欢抄底、要么喜欢追高、要么就是拿不住总在频繁交易。

  随着机构资金的加速入场和注册制改革,再加上散户在市场上赚不到钱,有人就在喊了:“中国股市正在美股化、正在去散户化,未来A股将是机构的天下!”

  比叔私以为未来A股是机构与机构之间的博弈,这话不假,但是要去散户化这就太难了,比两万五千里长征都难。为啥呢?因为一个“利”字,不管是散户还是机构进入股市都是觉得这个市场有利可图。

  所以说只能降低散户比例,但是要想散户不炒股那是不可能的。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2亿散户,有一点我觉得挺冤的是不少人把A股原地踏步的罪过归于散户,认为A股涨不上去是股民频繁交易瞎搞的结果,而美股之所以能维持长久慢牛行情是因为机构把持股市更专业、更健康。

  然而事实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根据美国证券行业和金融市场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个人投资者持有美股市值的比例为38%,高于共同基金的23%,海外投资者的15%,各类养老金的12%。这一数据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保持稳定。

  而在中国呢,散户持有A股市值的比例仅为21%,这个比例要比美国的还低。可见把美国慢牛行情归功于机构化,把A股原地踏步归罪于高成交额是不成立的。

  若想让证券市场走向成熟,降低波动关键在于换手率和持股期限,讲机构化就有点南辕北辙或者驴头不对马嘴了。

  况且就算现在的股民都不买股票转向买基金了,还是避免不了顶部跑步入场,随后长期不断割肉的局面。公募基金迫于基民的申购赎回,依然会表现为追涨杀跌的大号散户,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今天想唠的另外一点是目前的“抱团现象”也就是所谓的拥抱核心资产。

  拥抱核心资产的原因其一是因为这部分股票确实足够优秀,能赚钱,其二是持有这部分股票稳啊,亏钱风险相对较小。

  相信大家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大家真的是被跌怕了,所以会选择相对安全的股票持有。

  抱团股拼命涨、其他股票拼命跌是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前20%股票的交易额占比超过60%,而后50%股票的总市值加起来已经不到10%了。

  从成交额占比来看,这后50%的交易额占比已经从2016年的33%下降到现在的19%。而在日本、韩国、英国、香港这一占比分别为4%、3%、2%、1%。也就是说这类股票将继续被边缘化。

  然而这后50%的股票真的不值得关注吗?比叔觉得不能一竿子全打死了。因为流动性差并不代表企业盈利能力差,并且要知道现在很多的核心资产都是从小市值一路拼杀过来的。

  比如阳光电源,2013年股价最低的时候才1.44元,对应的市值才21亿,而如今股价115.2元,对应市值1678.39亿。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比叔讲这些并不是忽悠大家去买小市值的股票,在现在的趋势下这么搞无疑是在找死。

  我不止一次地讲过驱动股价上涨的核心动力是企业的盈利能力,流动性只是它的外在表现。

  咱们得承认前20%的核心资产是真的好。但是咱们的目光不一定非要全部集中在这些核心资产上。

  咱们可以去找找其他细分市场的龙头,市值虽然不大,但是企业质地好、盈利能力好。只要它足够优秀股价上涨就是个时间问题,当然咱们得耐得住寂寞。

  前阵子很多公众号在讲关注100亿-1000亿市值之间的股票就是这个道理。

  OK,今天就唠到这里,节前还有3个交易日,比叔还是建议大家多看少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所有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10207243186.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