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了存货周转率,今天就再唠唠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周转率更是反映企业回收资金的重要指标,周转率越快表明企业回收资金的速度越快,企业的资产就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经营质量就越好。
它的计算公司跟存货周转率类似:
销售收入/[(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还得分理论和运用两种。
问题就出在分子销售收入上,因为收入的来源分很多种,比如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而且销售出去的产品也可能被退回。
所以在理论上分子销售收入应该剔除现金和销售退回部分,也就是净赊销收入,这样得出来的数据才是真实的。
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企业可能出于保密考虑,并不会在财报中区分现销和赊销部分。所以为了计算方便通常直接用期间营收作为分子。
这样计算出来的数值一般会比理论值大。在现销比例大的情况下这个值就没有参考价值了,甚至会出现数值越大企业资金管理越糟糕的情况。
分母上的缺陷则是报表上的应收账款通常都是计提了坏账准备和减值损失了的。但要想得到客观的数据这部分的数据是应该包含在内的。
那么是不是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快越好呢?这个要结合具体企业具体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快资金利用率就越高,但是相对短期的信用账期可能不利于企业的销售和收款。例如在相同条件下,一家企业的账期是30天,另一家企业的账期是15天。那客户肯定愿意接受30天账期的。
除此之外以下几种情况使用该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第一,季节性经营的企业;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结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销售;第四,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