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宏观经济新闻资讯网财经库

宏观经济新闻资讯
    CAIJINGKU.NET

所以,相互宝该不该拒赔?

  这阵子,相互宝拒赔又引起了关注。

  河南一个阿姨的老伴儿去买菜倒地死亡,抢救40分钟没救过来。

  阿姨去申请相互宝理赔,工作人员让提供抢救时的心电图。

  许多人觉得相互宝不近人情,群情激愤。

  二爷在朋友圈,也看到有人评论这个新闻:连死亡都不赔,互联网保险早晚玩儿完。

  我当时很想回复:

  第一,相互宝不是保险,他是一个互助计划。

  第二,他们加入的是相互宝重大疾病互助计划,功能跟重疾险类似,保的是重大疾病,本来就不赔死亡。

  你能要求一个冰箱,给你洗衣服吗?

  但想想也就算了,我们在讨论一个问题时,要尽量避免双方带有情绪的时候。

  带着情绪,为了对抗而对抗的讨论,毫无价值。

  不如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大家都平静了,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相互宝拒赔合不合理?

  这个事件争议的焦点,不在于相互宝该不该赔身故,他本身就不保障身故。

  而是在于:阿姨的老伴死亡后,医生在死亡原因一栏写的是:冠心病急性心梗?

  而急性心梗,属于重大疾病,也在相互宝的互助范围内。

  如果满足条件,确实应该理赔。

  4个条件要满足3个,就是要有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其他检查指标符合急性心梗的特征。

  这个要求会不会太严格?

  是不是相互宝无理取闹,把理赔标准定得太高呢?

  不是的,重疾险的理赔标准,也是如此。

  随便找一个重疾险条款,急性心梗的理赔要求,跟相互宝是一模一样的。

  而且这个理赔标准,也不是某家保险公司定的,是保险行业协会统一规定的。

  相互宝只是用了保险行业统一的规范。

  按照理赔流程和条款要求,他家工作人员要求提供心电图等诊断材料,并没有毛病。

  但像阿姨老伴儿的情况就比较特殊,忽然死亡,很多检查根本来不及做。

  医院给的急性心梗?的死亡原因说明,本身也是一种推断,从疑。

  所以,就很尴尬。

  这种情况,重疾险理赔,也一样是要出纠纷的。

  你也很难说谁对谁错,大家都有难处,在保险行业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但是搁保险公司,家属一哭二闹三上吊,去保监会投诉,或者闹上法院。

  有的保险公司有可能会低头,通融赔一点钱。

  大家也是乐于看到保险公司认怂的。

  反正赔的也是保险公司的钱,消费者没啥感知。

  但是,相互宝是互助计划,赔出的钱,是所有成员一起分摊。

  那就不一样了。

  如果这个案例,相互宝直接赔了,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其实也没多少钱。

  这个事儿也上不了热搜,悄无声息就过去了。

  但作为成员之一,我就会担心相互宝没有对我的钱负责。

  以后是不是每一个人突然死亡,都可以开一个急性心梗的结论,然后去申请互助金。

  如果一个疾病,不需要医疗诊断资料就能确定,是不是太随意了?

  所以,相互宝拒赔是合理的。

  如果这种案例不拒绝,直接给赔了,才是真的有鬼。

  保险公司都会拒赔的情况,凭啥你给赔了?

  这个事儿闹上热搜,对相互宝不是好事儿,很多人不明就里,一冲动就退出了。

  但对保险行业,算是个好事儿。

  因为可以让更多人去关注,去了解一些理赔的常识。

  换一个一般的保险,很难有这样的话题度。

  还有你们,好歹也是关注本二爷,见过世面的人,不要一看到相互宝拒赔,就咋咋呼呼。

  要清楚两点:

  1.加入相互宝的人太多了,有1亿多人。

  在大量的理赔中,一定有人并不满足理赔条件。

  即便只有1%的比例,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足够没事儿上个热搜了。

  2.相互宝拒赔,不一定就是坏消息。

  有拒赔,很正常,只要是合理的就没问题。

  如果没有拒赔,才比较值得担忧。

  相互宝的运营逻辑是,有1起理赔案件,支付宝可以收取8%的运营管理费。

  他家完全可以放飞自我,多一些理赔,就可以多收取管理费。

  但事实上,并没有。

  二爷写过相互宝的理赔案例:相互宝理赔,她成功了。

  他家对理赔调查,还是蛮严格的,这也是对大家的钱负责。

  如果理赔宽松,每月分摊额增加太多,退出的人就多了,这个互助计划就无法持续下去。

  所以,理赔严格一些,不算坏事儿。

  但我觉得相互宝,确实可以做得更好一些。

  像拒赔这事儿闹得挺大,但二爷打开相互宝左看右看,也没看到有相关的公告说明。

  相互宝在官方微博,倒是发了一个事件公告。

  但我觉得还不够。

  有争议的案例,完全可以在相互宝页面发公告说明。

  让相互宝的成员,及时了解是怎么回事,也可以参与讨论,不至于莫名恐慌。

  还有就是大众赔审,也可以多多用起来嘛。

  像上面河南阿姨老伴死亡的案例,可以告诉大家事情原委,行业标准是什么,让大家投票要不要理赔。

  从相互宝之前的赔审结果看,大众其实理性大于感性。

  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用户教育。

  加入相互宝的人,很多都是小白,完全不了解保险,也不知道互助是啥。

  可能许多人还抱着幻想:加入了相互宝,啥都可以赔。感冒发烧,意外骨折都可以赔。

  但事实上,并不是。

  通过一个个拒赔案例的公告和讨论,大家可以知道:

  相互宝可以赔急性心梗,但需要满足条件;

  不满足健康告知,不能加入,加入也不能理赔;

  确诊需要去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去私立医院不行。

  保险和互助的基本规则和常识,才能被更多人熟知。

  大家才不会一看到拒赔,就觉得相互宝有问题。

  慢慢地,无理取闹的理赔,也会减少。

  话说,如果保险行业每一起拒赔案,都能得到相互宝拒赔这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保险行业会前进一大步。

  我的朋友,就不会去要求一个大病互助计划理赔死亡。

  更多人会知道:意外险保意外,重疾险赔重大疾病,定寿才是赔死亡。

  就像知道洗衣机是洗衣服的,冰箱是储藏食物的,空调才可以让房间凉爽一样。

  啊,世界将多么和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经库立场

本文由 财经库 授权财经库发表,并经财经库编辑。

转载此文请于文首标明作者姓名,保持文章完整性(包括财经库注及其余作者身份信息),并请附上出处(财经库)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m.ibrahimozcan.com/hongguan/20201209242153.html

未按规范转载者,财经库保留追究相应责任的权利

评论

账号 (必填)     密码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