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大股指的回调,本周A股市场波动加剧。其中创业板表现引人注目,本周前4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9.12%,且内部高送转、低估值股分化明显。但对于本周创业板的调整,各路资金态度不一。
一是高风险偏好杠杆资金集中外流,创业板融资余额大幅下滑;二是北上资金开始加仓被市场称为“聪明钱”的创业板,并买进目标较好的品种,如疫苗等短线调整较充分的品种。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低价股估值回归,监管层不断加大对炒低吸的监管,创业板后续有望回归价值投资逻辑。市场对机构和外资高度关注,基本面有业绩支撑的核心品种有望率先反弹。
四天期创业板融资余额减少32亿元。
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本周前4个交易日,创业板融资余额继续萎缩。截止9月1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余额为1592.03亿元,较上周五的1623.98亿元减少31.95亿元。
股票方面,疫苗和科技股近期高位回落,但受到资金集中抛售。
本周前4个交易日,智飞生物的融资总额为3.96亿元,融出资金净额为3.96亿元,位居两融标的第三位。在此期间,沃森生物和复星医药的融资总额均超过3亿元。
本星期前四个交易日的融资净购买额排名倒数。
令人担心的是,智飞生物等疫苗类股自7月以来出现了“大涨大跌”。这一时期,融资资金操作明显偏向于“追高杀跌”,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就拿智飞生物来说,该股7月股价大涨86%,在此期间,该股融资总额从不到20亿元猛增至38亿元,增幅近一倍。不过,智飞生物本轮股价在7月30日达到最高点,而个股融资余额在8月4日达到最高点,滞后整整3天。
北上资金3天抄底14亿元。
从8月底到9月初,北向资金持续外流,近期外流态势开始放缓,一度转为小幅流入。
九月八日至十日,北向基金累计净买入35.92亿元。分板块看,调整幅度较大的创业板成为外资重仓股。
将北向资金在该区间内持股数量的差额,乘以该区间内该个股的平均成交均价,可大致估算出北向资金在近3个交易日净买入创业板13.53亿元。
股票上,近期北向资金在创业板的交易十分集中。近3天来,有11只创业板股票被北向资金净买入超过1亿元。
其中,北向资金净买入11只创业板股票,金额超过1亿元。
有意思的是,北向资金本周的买入量和资金本周的卖出量有很高的一致性。
智飞生物成为北向资金近3个交易日净买入最多的创业板股票。北向资金持有的股份由3446.09万股增加到3896.68万股,按日涨跌幅计算,北向资金近3个交易日净买入智飞生物5.57亿元。
另外,沃森生物、华大基因等近3个交易日的北向资金净买入逾3亿元,东方财富证券则净买入5.02亿元。
北向资金和筹资资金的背离,这种现象揭示了什么信号?
招股书显示,北向资金与融资资金流向背离有一定的信号,且背离时间越长信号越强。据张夏测算,在市场调整过程中,“北向资金连续买进、资金卖出”背离后,市场多迎来上扬区间。
张夏表示,资金属性与投资理念的不同,导致了北向资金与融资资金的背离。金融机构属于A股个人投资者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需要承担较高的融资成本,而且一次融资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受短期限、高成本的制约,融资方多数只能追求超额投资,通过短期套利获取超额收益。
与此相反,北向资金多以海外机构投资者为主,属于中长线资金,在市场低估时更倾向于选择左侧布局。